去年此时,我们推出《守望生命之药“道”病“触”》专题,试图从中国医药关系角度探寻中国医改之路。一年后,我们发现中国的医患矛盾并没有缓和,刨去体制和社会文化等深层次命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现在能做点什么来改变或者修补现状?回望一个个具体个案,不难发现,患者对医生群体普遍存在不了解的情况,因为不了解,才会不理解,才会在愤怒中发生那些惨剧。
这一年,也是中国医改事业向纵深推进的一年。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中,国务院共提出了26项工作任务,涉及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等4个方面,18项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配合、协助的部委多达8个。
也是这一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会的纲领性文件中,“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被单独拎了出来,目标明确地要“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医改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当政策制定完毕,接下来的就是贯彻与执行。奋战在一线上的医生群体是执行主力,本刊今年推出《守望生命之和谐医患》专题,正是要从各方面阐释这个领域的中坚力量们当下如何思考,又在关注什么。
他们当中既有国家疾控中心的政策制定者,也有医院的一线医生。他们从政策出台、预防医疗、公共卫生和医院管理等多方面向我们讲述中国医生的真实状况。
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现在,就让我们先从了解真实情况这第一步开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