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3-12-29 00:00:00肖亚歌
人民论坛 2013年37期

【摘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域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问题:服务村域经济的意识相当薄弱;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发展不平衡;发展村域经济的能力不足;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物质条件;家族势力、宗教势力渗透和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秩序上下功夫,为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村域经济 双赢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它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潜力巨大。常言道:“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破解这道难题,在推动自身科学发展中实现地方经济社会新的跨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时代课题。村域经济要发展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铁的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能够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切实发挥好“龙头”作用,创新发展,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富裕一方百姓。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服务村域经济的意识相当薄弱。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理想信念淡漠,宗旨意识弱化,不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部分人存在当村干部是赚外快的思想,他们的思维里缺乏服务村域经济的意识。三是缺乏敬业精神。他们中一些人没有开拓创新精神,存在怕闯、怕试、怕担风险的心理,只要明哲保身、不犯错误、安于现状就行。四是迷茫型。部分干部找不到发展村域经济的方向和依托,不知道从何入手。

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发展不平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经济与党建就像跷跷板的两端,存在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两者发展失衡。一是重经济、轻党建。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个别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精力投入太少、点子办法不多,党建工作存在信任危机。有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心一意抓经济,党建方面组织涣散,做事拖拖拉拉。他们对政策一知半解,误宣传或不宣传。由于缺乏正确的领导核心,相关政策不能及时落实到位,推迟了村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二是重党建、轻经济。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依靠组织部门,涉农部门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没有形成抓农村基层党建的合力。有些地方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载体,经济工作缺乏动力和相应的组织保证。

发展村域经济的能力不足。一是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思想观念老化,难以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素质堪忧。以石柱县为例,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的方方面面都缺乏生机和活力。现有的党员资源存在“一高三低”现象。“一高”指党员队伍年龄普遍偏高,“三低”是指整体素质低、女党员所占的比重偏低、少数民族党员数量偏少。他们和外界相对隔绝,信息不灵通,思想比较保守,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形成合力,基本处于瘫痪或者半瘫痪状态,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机械行事,没有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村域经济。一切照上面文件说的办,其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不能及时分析本地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缺乏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清楚本地的优势所在,盲目执行上面的政策,或者移植其他地方的成功做法,导致村民反感,工作难以开展,群众不相信他们。

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物质条件。同样以石柱县为例,有的地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财务亏损和负债是常态,又争取不到上级部门的扶持,连报刊费、会议费、电话费等硬性开支都无法支付,活动场所有限,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影响基层党组织的正常运转。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太差,自然条件恶劣,严重制约村域经济的发展,与广大农民要求快速致富的迫切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

家族势力、宗教势力的渗透和影响。一些地方家族势力、宗教势力等把持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职,他们不仅没有发展村域经济的能力,对之还是一种阻碍力量。一是混吃混喝混工资,影响较坏。他们中有的认为,虽然当村干部工资待遇偏低,但可以利用手中权力办事,捞点好处,还可以随便混吃混喝混点工资。在村务公开中,他们玩数字游戏,对制约村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视而不见,在群众中影响极坏。二是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经济发展滞后。因为他们把持了要职,那些专业合作社要生存、发展,就得懂不成文的规定:给他们好处或者上供,否则有些手续不给办或者拖延办理时间。就是办成了,以后他们也会找麻烦,让其发展不顺利,有经济损失。我们还发现: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土地流转中得了点小利益,以很低的价格就把土地转包给了那些经济合作组织,严重损坏群众的利益。有的甚至连极少的土地流转费用都迟迟不能发放到农民手中,引起群众的公愤。那些农民没有其他办法,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上访案件层出不穷。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影响了和谐稳定,还使村域经济发展滞后。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域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对策

打破思维定势,组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一是实施改非领导担当农村基层党组织第一支书制度。改非领导群是一个庞大的智囊团体,他们多数从基层干起,懂政策、有丰富的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在老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让他们出任村支书,百姓拥护,又能充分发挥余热,带领老百姓致富。其实笔者觉得范围还可以扩大些。退休教师、退伍军人、退休干部等等,都可以让他们担任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的成员,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二是以产业为单位,建立基层党组织。根据农村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尝试把基层党支部建在产业协会上。在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上分别建立党小组,让党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三是让致富能手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他们是本地的精英,熟悉本地的特点,百姓信服,有带动群众干事的本领。四是建立村村联合基层党组织。立足统筹发展,打破村与村之间的地域界限,以产业链延伸、优势互补为原则,建立村村联合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推动村域经济循环良性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学习培训的重要推手。一是利用好现有的农村书屋,让其成为农民学习知识的场所。在农闲,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土专家、致富能手给村民上课,既讲实用技术,及时解决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也讲励志故事,让学习成为常态。循序渐进地解放他们的思想,开阔其眼界,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发展村域经济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和村域经济同步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好远程教育的辅助作用。农村基层党支部应该把远程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升的工作中去。以远程教育为活动载体,结合本地农村的实际,实行“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的教学模式。组织农户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再到本地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操作,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农户听得懂、学得会、用得来,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三是学习互联网的相关知识。重点学习如何上网查找有用信息、如何推销产品的本领。四是找“阳光工程”要质量。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农民的学习需求,再分类加以培训,让“阳光工程”温暖农民的心田。五是学习政策。农村党支部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并把它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民。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速土地流转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打造一批村域经济发展示范点。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针对外出打工人口多,所剩基本是老弱病残的实际,转变传统观念,有步骤地引领农民实行土地流转。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他们的股权收益。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鼓励农民集资入股组建农村特色经济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组织。有福同享、风险共担,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有效降低农户单打独斗带来的市场风险。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大胆引进社会资本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想方设法引进社会资本,让他们投资完善基础设施,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大做强村域经济。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意识地打造一批村域经济发展示范点。优惠政策应向一些村域经济发展示范点倾斜,把它们树成标杆,使之在推进村域经济发展中起好示范带动作用。只有村域经济发展好了,村“两委”为民办实事的物质保证才有希望。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保持农村良好社会秩序上下功夫,为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成立村级调解委员会,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选择那些有威望的人充实调解员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族长、老村长等人的作用,让他们为农村的和谐出谋划策。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特别注重解决好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二是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加大普法教育力度,严禁“黄、赌、毒”,抵制封建迷信,净化社会空气,为村域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三是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书屋要经常开放,业余组织一些乡村歌舞队,为广大农民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四是引导农民积极开展科技文明示范户、美德进农家示范户、优秀党员评比等活动,输入正能量,为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四是开设村级阳光便民服务站,为群众服好务。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责编/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