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美国标签制度:根据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2010年3月30日公布的最终法规文件,所有轮胎生产商都必须在该法规公布的12个月内,对替换轮胎按照燃油效率(滚动阻力)、安全性(湿路面条件下牵引力)和耐久性(胎面磨耗)进行分级,并在轮胎的显著位置进行标识。目前,只有替换胎需要进行燃油效率分级,原配胎不受分级制度的限制。轮胎替换胎主要指乘用车的替换胎,不包括雪地胎和轻卡胎的替换胎在内。另外,需进行分级的产品的三项主要指标参数,还要公示在有关汽车安全的美国政府网站上。此外,NHTSA要求生产商上报各种性能测试的相关数据,辅助其完善分级标准,并建议零售商在销售前保留所有有关轮胎的标签信息。
NHTSA称,每年在美国销售的替换胎约2亿条。其中,1.81亿条需进行燃油效率分级,目前只有约4000万条的滚动阻力达标,剩下1.41亿条不达标的替换胎,若不提高性能,今后将难以在北美销售。
美国EPA的SmartWay认证:它是一种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的第三方认证,专门认证更高效和节能的轮胎等汽车配件,其目的在于通过鼓励消费者购买经这种认证后的商品,达到保护环境、减少燃油消耗、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目前,EPA认证的品牌产品仅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德国、韩国和中国。
欧盟
欧盟于2009年11月25日正式通过779号《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燃料效率和其他必要参数的轮胎标签指令》(简称779号指令),这是继欧盟对境内汽车的生产、销售实施整车型式认证(WVTA)制度以及对轮胎中所含多环芳烃物含量进行限制(REACH法规)后的又一新指令。
目前在欧洲销售和使用的轮胎中,有38%未达到欧盟轮胎新最低标准。在A-G级的分级中(A为最佳),欧洲本土轮胎企业的产品大多在C-E级。
中国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这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自2000年以来,道路基础建设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20%。至2010年,道路网络总长度已经达到398万公里。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持续增长。随着对环境问题愈发关注,中国政府更注重发展绿色经济。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稳定性。
据记者采访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称,协会正在全力推进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目前,正在完善绿色轮胎产业化工作方案并落实工作进程和措施。组织完成工信部立项的《绿色轮胎产业研究》课题并同步起草《绿色轮胎自律标准》,争取在2013年底具备启动“绿色轮胎非强制性分级”的条件。
目前,协会正在积极推动轮胎试验场的建设进程,预计2013年将建设成我国第三方的轮胎试验中心。
韩国
韩国政府于2012年下半年出台新轮胎评级制度,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韩国的轮胎制造商于2011年提出非强制性的轮胎标签制度,供销费者了解轮胎出口。例如:2009年,韩国制造商的产品34%出口欧盟,欧盟、美国和日本现已实施轮胎标签制度。同时,这成为技术壁垒,禁止未获得燃油效率认证的轮胎产品进入韩国。政府计划委任的韩国国营能源管理公司和韩国汽车技术研究院签发证书和轮胎进行测试。
日本
目前,日本制定有关低油耗轮胎的非强制性标准。从2010年1月1日起,日本开始引入非强制性的轮胎标签规定,该标签将滚动阻力划分为:AAA、AA、A、B、C五个等级,将湿抓地力划分为:A、B、C和D四个等级,让消费者能够直观了解轮胎的湿抓地力、燃油效率和噪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