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

2013-12-29 00:00:00王建群
成才之路 2013年10期

初中教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讲究新课的导入艺术。科学、有效地导入新课,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课堂教学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促进学生成长。

一、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体验导入新课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其中都与学校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正因为青少年的兴趣广泛,他们对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印象深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努力创建科tBa5Vm37Lon7uZJEIEgOdFzom5yU7Kv9yDL5sxaROEU=学高效的数学课堂。在讲授一节新课时,教师如果紧密围绕学生熟知的人和事自然导入,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定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十分活跃。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熟知的身边鲜活生活实例,进一步紧密联系所要讲授的数学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青少年学生对故事的兴趣都十分浓厚,故事能够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有益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经过教师的精心培养,能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在将来走向人生征途中,充分依靠自己渊博的数学知识,顺利克服一道道难题,实现人生的理想,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说,教师在讲解新课时,务必精心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的重点、难点、易混点,选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实践证明,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通过讲故事,自然而然导入新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在兴趣盎然的基础上,不懈探究,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

三、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

科学、适宜地设置悬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和创新欲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进行,这不失为一种十分奏效的方法。在教师设置的悬念引领下,学生会在心中迸发出一束束渴求知识的火花,进一步形成强烈的心理追踪,引领他们为了求得知识的答案,兴趣盎然地去猜想、去探究,一直弄到知识水落石出为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为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设置的悬念必须与知识点紧密相连,设置的悬念必须要适宜,切忌模棱两可,切忌与当堂讲解的知识“悬”得太远,使学生听后如身在雾中,百思而不得其解,这当然实现不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组织小组讨论导入新课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大力倡导教师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切实可行且十分有效。在课堂上,广大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讨论,大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印象深刻,铭记在心。可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讲解新课时,可以特意组织学生就当堂要解决的问题,借助教师的引导,先进行分组讨论、练习,就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在数学教师的科学引领下,带着通过分组讨论形成的共识,逐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