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学好中学地理

2013-12-29 00:00:00陈继江
成才之路 2013年14期

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做到寓教于乐,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地理素质的目的。

以精巧设问来诱发兴趣使学生乐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产生于思维,思维开始于设问。设问能把学习目标转化为生动具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教师要十分注意把问题引入课堂,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地理教学内容的展现,不断发现思考,获得地理理性知识。例如在讲“经纬网”时,提出在茫茫的海洋中,有艘油轮遇到风雨失去控制,船长命令立即发出求救信号,报告出事详细地点,希望附近海域船只及救授人员迅速准确地赶来救护。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报出准确位置呢?在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时,抓住时机传授经纬网的知识。

又如,在分析地中海式气候类型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上哪些地方,与它同纬度的亚洲东部是什么气候类型?地中海式气候的分布规律如何?为什么同一纬度的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教师的精心设问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分析、探索的热情。通过在地图上观察分析得出: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教师继续设问:“为什么这种气候类型不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式气候有何特点?”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夏季炎热是因为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到达地面辐射多,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另一半球,太阳高度角小,获得太阳辐射少,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这一地区,夏季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下沉所以干燥,冬季在西风带控制下,西风从海洋中带来大量水汽所以多雨。西风只能影响大陆西岸,所以地中海式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不分布在大陆东岸。这样教师经过一步步深入地设问启发,学生理解了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了学生地理分析、地理综合等能力。

学好地理,还应该掌握好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自己的学习动力,更好地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学习目标的确定应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目标,应确定学年和学期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方面突出对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培养,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主动思维与想象、学习与探索,并在积极的学习追求中,体验成功的欣喜和挫折的焦灼,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从而更好地学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