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功。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些细小的片断。若能有意识地优化每个教学细节,那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一些科学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进行教学,进而创造出精彩的课堂。所以,初中科学实验应重视细节,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目前,只顾大框架不关心细节,只重实验结果忽略过程的细节探究,已成为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
实验教学过程中关注细节的探究途径是多样的,可以贯穿整个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个鲜活的实验现象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关注过程细节上来,指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实验的热情。
一、通过演示实验,突出关键操作细节,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
演示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学生看教师做实验,往往是“外行看热闹”,不会观察,也不善于观察,更不要说观察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为此教师在做实验时一定要力争做到让学生明确要观察什么,要教会学生怎样观察;要及时指导它们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现象、仪器装置和操作过程等进行分析比较。如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一定要把细铁丝绕在火柴梗上,点燃火柴梗引燃铁丝;继续提醒为什么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装入少量水等,指出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观察态度,让学生能及时观察到实验中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现象,就会使它们对观察充满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实验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同时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科学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通过对探究实验的设计,从细节处体现学生的新想法、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宜小不宜大,问题设计宜易不宜难。初中科学可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不求解决难题,但求学会方法,由简到繁以保护学生对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实验问题设计也不求得到标准方案,但求过程科学合理,由于学生所设计的方案往往是多样性,只要有其合理性就应给予肯定。
教师要结合实验、生活和社会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思考、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如学习大气压一节时,用一根吸管如何能穿透一个苹果。学生设计的方案有时让人感觉平淡无味,说明他们没有抓住实验问题的要害,没有发现其内在联系,缺乏发现其方法和经验。因此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提出设计的问题,而且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实验细节问题,教给学生发现和提出实验设计问题的一般方法,如合理猜想法、判断推理法、特殊否定法等。我们更要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的提问,尽量找出所提问题的合理部分或“闪光点”;特别是学生在探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往往是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的,甚至是从来也没有思考过的,这是学生的突发奇想,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且具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
我们也应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或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如我们在做探究“欧姆定律”实验时,也有学生提到外界环境中光照和温度的因素,是否会对实验Z52SjcoeJViFJDtPvYeoIQ==的结论产生影响呢?因此,培养学生好奇、敢问、敢质疑、不迷信、好钻研的素养是很重要的。
三、通过师生合作实验,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对结果分析要注重细节,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分析比较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基础,实验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使实验成功。在学生对规范操作不很熟练时,教师应将实验操作步骤由繁化简,分步进行 ,抓住每一步骤的细节。如在氧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要将盛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氢气。 教师在规范操作时要边讲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教师在巡视中注意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如学生在做一些对比实验时,考虑得不够全面,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变量,以至出现不正确的实验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巡视时及时调控,并给予一定的帮助,避免学生多走弯路,保证实验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分析。关注细节重点,科学实验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深刻地认识实验特征,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四、通过对实验的总结和过程细节的思索,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细节关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科学实验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实验后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总结实验时还要注意渗透和运用实验观察法、控制变量法、假设法、类比法等多种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并在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实验学习方法,使其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教师也要对学生实验进行及时评价,评价时不仅仅只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细节问题的能力。
教师课后对一些不确定性细节问题及时地进行分析、记录、整理,反思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这些细节问题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实验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继的实验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细节关注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细节虽小,却不容忽视,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研究,欣赏细节、关注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科学实验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我们要关注、记录、交流实验教学中的细节,迅速改变实验教学方式。建立“细节优势”,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生成,用新的创新教学理念方法去营造实验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对科学实验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科学实验课堂也能绽放绚丽的光彩。在细节上构筑充满艺术、人文魅力的活力高效的科学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