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要求可概括为四点十六个字,读准字音、找准重音、正确断句、流畅自然。其中,找准重音和正确断句是朗读的关键环节。
一、注意重音
说话和朗读时,把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叫语句重音,它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语法重音即句子中某些语法成分需要重读。例如,谓语中的主要动词或形容词要重读,名词、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一般要重读等。
逻辑重音即为了表达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有意突出或强调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逻辑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它随说话时的具体环境和说话人的特定目的而定,同样一句话,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例如,王家新的《在山那边》中的句子:①在山的那边,是海!(强调海相对于山的位置关系)。②在山的那边,是海!(不是这边)。所以,要想朗读正确重音首先应注意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不仅要理解一个词语、一句话的意思,还要联系上下文,把握整篇文章的含义。
二、注意停顿
说话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这一方面出于人生理上的或结构上的需要,停下来换换气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朗读的内容。
朗读中的停顿就其性质可分为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用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都属于语法停顿。停顿方法是:顿号最短,逗号、分号、冒号稍长些,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更长些。这个长短的确定不是绝对的,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
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了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要作停顿,这样的停顿叫逻辑停顿。一般的说,如果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是激动、欢快的时候,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停顿的次数要减少,停顿的时间也要短一些,如果文章表达的感情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就要慢一些,停顿的次数就多一些,停顿的时间也长一些。
朗读还有一定的技巧。利用停顿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可以表示情感的转换,可以表达内容的层次;重音要读得响亮突出,可以使全句的意义表达更为完整;利用语调高低、强弱、抑扬的变化来表现内容的重轻和情感的起伏;注意节奏的有规则性的反复再现。
总之,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只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训练,我想学生的朗读必能进入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