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小学高效课堂,精心育才是我们教师的职责。高效课堂突出的特点是: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就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形成和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因人施教”
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精心准备,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一是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夸奖,夸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赏识教育,经常开展一些快速计算、快速抢答、快速“过关”、抢当“计算王”等丰富多彩的有趣活动,引导学生在趣味竞赛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增强竞争意识,与小伙伴们一起携手前行共同成长。二是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基础。教师接手一个新班级,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讲授新知识。了解的途径可以通过知识测试、个别“面试”、走访家长等进行。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教师要及时组织对他们进行“补课”,只有巩固了“旧知识”,才能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三是要创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出问题,努力为学生创建参与探究知识的广阔平台,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社会体验,积极思考问题,进而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师要学会倾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陶行知说:“创造力量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是创建民主平等课堂的关键因素,倾听是创建高效课堂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所以说,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要学会倾听,这不仅仅是表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更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教师顺应新课改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驾驭课堂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善于用心倾听学生的解题思路,努力通过不同方式,促进学生的各种思考和情感的碰撞交融,以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答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在教师用心倾听的激励下,学生会深刻体会教师的深情厚望,从而迸发巨大的潜能,为自己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教师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化、高效化。 精心准备课前导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动机,促使他们踊跃参与讨论。千方百计激励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在科学严谨、轻松和谐的教学活动中,积极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育才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