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很强的科学性,也需要很高的艺术性。我们要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写好作文,是中学生的一项学习内容,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作文的基本功。
关键词:基本功;多看多写;多修改
中学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很重要的是要努力培养中学生作文的基本功。
一、让学生明确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1)作文教学是教育学生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成文章,其出发点应当是启发中学生懂得写自己的,别人不能重复的最感人的生活。
(2)写作文一定要选好角度和典型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我们大概为作文定一个标准,好的作文归纳起来应该是:纯、真、情、理,立意要深,材料要新,事情要真,道理要明,语言要活。
(3)很多中学生都认为作文难,因而产生害怕心理,一提写作文就没情绪,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才好。看来,许多同学缺乏的不仅是表达能力,更是缺乏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
二、抓好学生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
我们通过分析,认识到以上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学生没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那么,怎样使学生练好写作基本功呢?这方面,前人为我们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即多看、多读、多写、多思、多修改。
(1)多看——就是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思维的起点。作文必须重视观察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文的基础。鲁迅先生在答复《北斗》杂志社讨论怎样写文章的一封信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对于周围的事物,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都要留心观察。为此,我引导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引向大千世界,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和3i6MhfETCiFhvmMelx6G3Q==社会生活进行直接观察,如参观展览会,访问名人学者,游览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或进行各种社会调查,使学生获益不少。在今天,还可通过影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媒体进行间接观察,使同学们对所描绘的事物有一种更为真实细致和深刻的了解。教师还要把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热爱生活一样热爱作文,变老师“要我写”为学生“我要写”。
(2)多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件快乐事,多读书能使人聪明。多读,可以吸取别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词汇和知识。
大文豪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鲁迅先生把读书比做蜜蜂采花酿蜜:“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这就说明要把作文写好,应多读书。从实际情况看,很多成名作家都得益于多读。学生作文写得好,往往有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在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趁着年轻,多读、熟读、背诵一些好文章,可以经久不忘。还要求学生读书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切莫以猎奇方式,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应踏踏实实做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知识积累大都需要不断阅读。
适当的阅读,能强化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课文和范文中吸取营养,了解文章应如何选材,提炼主题,结构故事,塑造人物等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作文教学与阅读积累结合——学与用的结合。
(3)多写——清代唐彪曾这样说:“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多写,实际是勤苦练笔,手不停挥,写了再写,改了再改,只要坚持,自然会提高。鼓励学生课外勤练笔,并要求练笔的内容要贴近自己的生活,熟悉的生活。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多写才能成功。比如写“我的家庭”“我的父亲母亲”“我最受感动的一件事”“我要好的一个朋友”……写作文能力的提高绝不会自然而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学生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写作文不知如何下手,其原因大多在于他们头脑中“材料”太贫乏,导致思路狭窄,不畅通。这就是作文基本功不扎实,造成写作能力弱。要改变这种状况,无他,只有多写多练。
(4)多思——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读一篇文章,读完要仔细想想。会写文章的人,他用一个字就能顶几个字,他会找一个顶合适的字来用。读文章的时候,先念一念,不仔细想一想,是体会不到它的好处的。”在作文教学中,我总是要求学生凡事要多动脑筋想想,不但读文章要想,写文章也要想。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作文课上,有的同学看到老师写出作文题,想也不想,马上拿起笔就写,结果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是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只好“挤牙膏”,想一句,写一句,东拉西扯。想想,这样怎能把作文写好呢?
学生作文的整个过程都是思维的过程,告诉他们观察的过程中同时要开动脑筋,积极主动思考,这样才能使悟性增强,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掌握技能就快,生活也更加充实。
(5)多修改——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句时时改”,好的文章其实是改出来的。
修改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文章有时甚至经过十五六次的修改后才觉得满意。同学们从中可以想到,大作家尚且如此,我们初学作文的中学生更应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了。
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作文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写作文最后的一道“工序”。对中学生来说,自己修改文章尤为重要。因为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老师修改作文,只是给学生作文的示范,不可能将同学们的每一篇作文都详细修改。自己修改作文更容易了解作文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养成自觉改正不足之处的习惯,有利于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以上“五多”是学生练习作文必须知道的常识,是中学生练好作文基本功的要领,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我要求同学们在学写作文时要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一步一步地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又应该始终用心专一,坚持不懈,才能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振华.浅谈中学生写作[J].学周刊,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