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自闭症孩子语言训练助其健康成长

2013-12-29 00:00:00王艳
成才之路 2013年14期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表达工具,也是人们思维的武器。在人的一生中,从0岁~3岁左右是人的语言发展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语言学习将对人的一生起很大的作用。孤独症是儿童早期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无语、社会交往障碍、沟通模式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他们想要什么的时候,不讲话,常常哭闹或拉着父母,让他们去做。因此,对自闭症幼儿进行语言训练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案例(患儿症状)

畅儿,男1996年出生,入学时3岁半。接受训练前的基本情况如下。

①语言表达:表现为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要求,当不满时会出现大哭或尖叫,偶尔会出现傻笑,但不会笑出声,对旁人的呼唤充耳不闻,对来人视而不见,多动,坐不住,发脾气,咬人,也不会模仿声音,无自言自语,也不会应答,没有情感交流。

②语言理解:对简单的动作指令理解(如坐下、过来),但执行时需要半提示完成。对叫自己的名字无反应。

③语言交流:对旁人的呼唤充耳不闻,对来人视而不见,多动坐不住,目光对视短暂,常低头听大人讲话,当有需要时拉爷爷的手,但不能指向所需求的目标,使大人无法明白。

④行为情绪:情绪不稳定,常常哭闹,自我保护意识强,依赖爷爷,睡眠少。

⑤学业能力测试:简单的一步指令不能完成(如拿、放、给等)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拍、推)等不能完成,不会模仿声音。

三、训练内容及安排

首先,对幼儿进行动作模仿训练。模仿就是有意识地效仿别人的行为,也就是别人怎样做,我就怎样做。简单的动作模仿可以提高幼儿注意力,帮助幼儿在大脑中建立起有意识跟他人学习的想法,学会注视他人,并经过大脑思考后模仿去做,这是孤独症儿童走出自闭的第一步。在练习模仿动作阶段,从粗大动作模仿开始,如拍手、腕花、拍肩。然后就是手部的精细动作模仿,如伸手指数数、点手指V型指、手指碰碰等。

其次,对与发音器官有关的器官进行训练。

①模仿嘴部动作:嘴部动作的模仿是练习中比较难的一步,教师要夸大动作,让幼儿看得更清楚。1)张大嘴巴,闭上嘴巴,撅撅嘴巴。2)呼吸练习:对说话用气不正常,连续说话有困难的进行呼吸器官的功能训练,能使患儿更好地控制说话的气息。吹蜡烛、吹气球、吹喇叭。3)鼓气:在吹气的基础上,紧闭口唇,用口中的气流将两腮鼓起,让患儿摸老师的两腮,体会什么是鼓气。为了更好地练习呼气,鼓气等嘴部动作,我还编了一个游戏儿歌:大风来了吹呀吹,呼,呼,呼 (练习呼气)。小乌鸦找妈妈,哇,哇,哇(练习张合颌关节)。找到妈妈吗,亲,亲,吧,吧,吧(张闭嘴唇,唇部的力量)。

②舌功能的训练。1)伸缩舌头:在训练时,可与幼儿面对面做好,手里拿棒棒糖,让幼儿舔糖练习伸缩舌头。2)舌尖运动:教幼儿用舌尖顶住上颚,然后向前打出一个清脆的“嗒”音。这些训练开始的时间不宜过长,要在愉快中边玩边学。为了更好地掌握舌部运动,我还为幼儿编舌操一套: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舌头在哪里?快快指出来。小舌头,伸出来,向左摆,向右摆,1,2,3,4,收回来。小舌头,伸出来,舔上唇,舔下唇,转个圆圈收回来。小舌头,伸出来,舔鼻尖,舔下巴,舔舔颚唱起来(打响)。小舌头,动起来。学小马,嗒嗒嗒,学小猪,嘞嘞嘞。学汽车,嘀嘀嘀,唱起歌来啦啦啦。

四、训练体会

①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过程,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爱心、耐心和恒心。②早发现早训练效果好。孤独症康复训练越早越好,不要错过最佳康复期3岁~6岁。③语言训练应了解个性,掌握技巧。运用正强化鼓励孩子,调动内在因素。学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说出孩子在家的表现,情绪如何,配合训练情况等,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创造机会让孩子爆发出语言。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有一些障碍。因此,要重视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全社会都要关心自闭症儿童,让他们通过学习,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一定专长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