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能发展幼儿语言利于幼儿成长

2013-12-29 00:00:00陈锦霞
成才之路 2013年14期

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可以拓展一个人的视野,为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时期如果能阅读大量的读物,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更多的事物,认识世界,想象力与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有效促进语言发展。那么,我们如果对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呢?

一、阅读资料要选对

在市面上有很多的幼儿读物,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很多家长在选择读物时往往把握不准确选什么样的才好。其实,我们在选择读物时,只要把握住他们不同年龄时期的心理与知识水平就可以了。第一,幼儿识字不多,他们多是以欣赏图画为主,等到五、六岁,就可以选择有图画与文字搭配的图书了,这种图书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而且,文字不宜过长,最好是简短生动的,文字具有相同模式,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第二,此年龄段的幼儿已经有了成功的欲望,他们乐于表现自己,当取得成绩时感觉很高兴,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资料也要不断增加难度,篇幅适中,而过于冗长的和没有趣味性的可能让他们感觉很难,从而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第三,幼儿注意力保持不够长,而且不够专注,持续几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所以图书的选择要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为主。第四,阅读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与获取知识,而且还要对他们的人格进行教育,让他们成为一个幽默的人,有想象力的人,具有审美情趣的人。

二、在阅读中亲子互动很重要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很喜欢看书,而且看书时家长也不打扰他们,让他们在默默地看,其实这是片面的。当孩子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这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他们解答,帮助他们理解,这对于幼儿的语言、阅读兴趣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家长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比如,对于小班的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属于刚刚起步,这时候,家长主要是给孩子讲述,幼儿专心地听,然后,家长可以用提问的方式看孩子掌握情况如何,这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比如,这样的故事有《睡前365夜故事》《小红帽》等。小中班的幼儿语言表达较有进步,词汇量也多了,他们的理解也会更为容易一些,阅读能力较小班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可以给他们看一些文字较多的图书。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里面有大量的插图与文字相搭配,故事也较长了,可以先由家长讲,孩子听,再让孩子复述,培养他们听的耐心与记忆力。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语言能力有了更大的进步,语言表达时也较为流畅,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思路比较清晰,这时,他们对更长的故事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这时候要放手给幼儿们自己阅读,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家长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格林童话》就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故事长,文前文后联系紧密,情节生动曲折,《金鹅》故事很幽默,让幼儿读起来感觉很轻松,可以用边讲边表演的互动形式进行。

三、运用多媒媒帮助阅读

阅读是对文字与图画的理解,但是,如果在阅读中启动幼儿的听与活动感官,效果会更好。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实现这一目标达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的目的。现在在很多图书都配有音像资料,我们家长不要把这些东西扔在一边,否则是一个特别大的损失,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中所带的音像资料对他们进行阅读帮助,当然,我们还可以在网上搜索与阅读相配套的动画,很多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幼儿在反复地听和记忆中形成语感,接下来的口语表达就会很顺口了。另外,在幼儿阅读的时候,我们不能只让幼儿看画本,如果没有文字对他们施加影响,他们就会形成依赖,对文字没有敏感度,从而阻碍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与形成。当我们发现幼儿出现这种偏差时,我们要及时进行纠正,及时提醒他们关注文字,更好地理解图画,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迅速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把书中的主要信息及时掌握,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阅读《龟兔赛跑》时,先让幼儿通过绘本的阅读,对这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细细地对每个绘本进行研究,从他们关注绘本里的树叶为什么这么绿,小兔子的耳朵怎么这么长等等无关的细节中摆脱出来。家长可以从孩子的眼光焦点或者面部表情中判断孩子对哪个细节感兴趣了,从而把他们引向正确的学习上来,可以从启发、讨论等进行引导。

总之,一个人,如果在幼儿时期阅读过大量读物,就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更多的事物,认识世界,从而使自己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有效促进语言发展,让幼儿更好地成长。对于幼儿的阅读,我们家长要注重互动,对他们学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发展能力,当孩子出现阅读偏差时,我们要及时进行纠正,注重对他们的文本学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