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宽容魅力促进学生发展成才

2013-12-29 00:00:00李伯军
成才之路 2013年14期

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修养,又是一种教育方式。作为一名教师,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留有了改错的机会,又能体现教师宽容的心态,进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教师在教学与生活中,应施展宽容的心怀教育学生,让学生有一颗宽容对人,对事的心,让他们在宽容中学习成长,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成才。

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宽容的基础。教师施展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过错,实际上是师生之间信任的沟通,有了这种信任,相信学生也会努力改正自己的过错,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由此宽容的魅力就会显现,教师也就无须费多大的口舌和周折,只以人格力量就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女学生高某,七年级时迟到旷课是常事,调皮捣蛋全校有名,老师拿她简直是没办法。八年级时分到我班,因为我早已闻其“大名”,所以开学之初我就找她谈话,了解一下她的思想和家庭情况,并约定:“第一,我俩之间建立思想交流通讯簿,定期交流思想,要真诚、实事求是;第二,我对你的每一种错误原谅3次,如出现第4次则写出3 000字的说明书;第三,我绝不揭你过去之短,并绝不当众批评你。”她听后惊讶地说:“老师,真的吗?不过这好像不仅是对我的,还是对你的吧?”我说:“对呀,是咱俩要共同遵守的。”此后通讯簿就成了我与她之间交流思想的最好工具,也成了我帮助她改正错误的最好阵地。我的提醒、暗示、建议,她都十分注意,同一错误包括迟到旷课也从没出现过第3次。半年后,该生从思想到日常行为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她曾对其母亲说:“以前的老师只知道责怪、批评。现在我们老师如此宽容大度,所以每当我犯错误时,我都感到对他有深深的愧疚。我一定要好好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否则我真是对不起他!”

教学中对学生的过错无原则地袒护那不是宽容,教师要施展宽容的胸怀去感化学生,但正所谓“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宽容不等于放纵,学生犯任何错误都要让他真正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后应该怎样做,千万不要对他的错误一味地包容,那样的结果是很可怕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也是讲原则的。

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施展宽容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以使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觉得你可以信赖,愿意和你交流,这不正是管理班级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吗?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施展宽容与纵容的尺度,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扬起理想的风帆,促进学生发展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