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幼儿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科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提高幼儿整体素质。
一、转变科学教育观念,关注、尊重幼儿差异
案例:《让蛋宝宝站起来》科学活动课上,涵涵小朋友一直在旁边跑来跑去,根本没去碰一下操作材料,更不用说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去专心致志地探索了。当我牵着涵涵的手,走向小桌子,鼓励他动手时,就有几个小朋友大声嚷嚷起来:“老师,别理他,反正他不会做。”涵涵则是一脸茫然,无所适从。
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同,积累的经验也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我们不可能要求幼儿在学习乃至生活方面整齐划一地齐步走,更不能因为幼儿的能力稍弱而歧视他们,这样不仅导致了教育实施上的不公平,让这些孩子缺乏应有的爱与尊重,缺失应有的发展机会与空间,而且易诱导优秀的小朋友形成骄傲自满、心中无他人的不良品质。
二、改变科学教学策略,让幼儿体验成功
(1)科学活动目标的确立体现层次化。现代教育应体现这样一种观念: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幼儿的潜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设计科学活动目标时,应深入了解幼儿在这个课题领域发展水平及特点,确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活动需求。如在“物体的沉与浮”科学活动中,我根据每位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和水平进行相应的目标定位。能力弱的孩子,我要求他说出哪些物体放在水里会沉、哪些物品放在水里会浮上来即可;中等水平的幼儿,我指导他们做出实验记录;能力强的幼儿,我指导他们把自己的实验记录向大家介绍清楚。这样,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同时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加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也随之提高。
(2)科学活动材料的投放体现个性化。在《和纸娃娃做游戏》科学活动中,我首先提供每人一张卡纸,请小朋友试着让纸娃娃站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即限量投放完全相同的材料,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使用材料解决同一问题。尽管简简单单一张纸,可通过引导,幼儿寻求了多种解决方法,有的将纸弯成拱桥形状,有的折成圆柱体,有的折成扇子……我们应通过观察、评估幼儿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去解决同一问题,即异中求同,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3)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体现机智化。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根据孩子的表现和反应,适时介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让鸡蛋浮起来》活动中,有的幼儿尝试把泡沫板放在水面上,再把蛋放在泡沫板上,发现有点不稳;有的幼儿用积木使蛋浮了起来;有的幼儿则尝试着把盐放进水里观察蛋是不是浮起来了;还有的不知该怎样做。充分观察后,教师首先对不知道怎样做的幼儿给予鼓励引导和帮助,使他也成功地将蛋浮起来了。然后,教师让几个使用不同方法的幼儿上来演示,大家共同讨论怎样才能让蛋稳稳地浮在水里。这种有效的指导要比直接示范演示效果好得多,尊重了孩子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幼儿敢于尝试、勤于思考的品格。
(4)科学活动结果的评价体现人文化。科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手脑并用,促进手脑协调发展,渗透自然科学知识,让幼儿体验成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巧妙地给予积极评价,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目标,发现和挖掘幼儿的优势智能,使每个幼儿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信心,为幼儿下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奠定了积极的心理基础。
三、抓住科学教育契机,培养幼儿团队意识
在《让蛋宝宝站起来》活动中,涵涵受到了同伴的排挤与打击,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无论是对涵涵还是其他小朋友都会有不利于发展的影响。于是我大声宣布:“刚才老师发现涵涵听讲非常认真,我想和涵涵一组,看看我们两个人是不是能做得很棒?”等我和涵涵成功地将蛋宝宝站起来之后,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刚才我和涵涵合作得非常愉快,接下来,谁愿意和涵涵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让蛋站起来?”孩子们非常愉快地邀请涵涵与他们合作,活动结束时,涵涵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生活中,幼儿是“小太阳”“小皇帝”,处处体现着“独”的一面。许多小朋友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不愿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愿意分享探索结果。Z小朋友在科学活动时表现积极,每次老师喊到她回答问题,她都能兴高采烈地认真回答。可轮到其他小朋友回答时,她会大声嚷嚷:“老师,怎么不喊我呀。”然后大声叹口气,坐在位置上东张西望,再也没有心思听别人甚至是老师的看法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多种做法,改变了Z唯我独尊、不屑于接受他人观念的习惯。①说服教育,让Z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其他小朋友;②多开展讨论式活动,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发言;③利用开火车、点兵点将等游戏活动邀请幼儿表达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体会,体现游戏性及公平性,既不打击Z之类幼儿的积极性,又让胆小的幼儿获得表现的机会。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中这样说: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我们要坦然接受幼儿的差异,以科学活动为突破口,因势利导,精心培养,呵护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