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国家和各高校都在开拓新的途径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就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注意指导学生从多个渠道收集职业信息,甄别职业信息,整理职业信息,培养毕业生职业信息的采集及分析能力,并指导毕业生进行自我信息收集,帮助学生走好求职择业的第一关。
关键词:职业信息采集;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
读书多年,终要毕业了,人不能一辈子当学生,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目标是获得一个职位,有一个稳定的、合法的劳动收入。因此,职业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首要进行的就是求职,而信息是在求职过程中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资源。如今,大学生想要顺利就业,除了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专业、学历、个人素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职业的信息采集与应用。因此,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必须了解职业,掌握收集、处理职业信息的方法。
一、职业信息的含义
职业信息和就业信息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就业信息主要是指关于具体岗位的信息,这通常被认为是招聘信息,包括实习生招聘信息和正式员工的招聘信息;而职业信息的内涵更丰富,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领域:①反映整体就业环境信息,如国家、地方和学校就业政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等;②反映了具体职业状态信息,如职业的内容、性质、待遇、个人发展前景、工作要求、工作环境等;③反映申请人本身信息的资料,如个人资格、专业、技能、个人需求、实践水平等。可以看到,职业信息实际上是包括就业信息。
二、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业信息的有效收集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是一个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联系的桥梁,就业中心这一桥梁作用决定了其自身职业信息收集量大于学校其他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大多是从用人单位获取对学校的具体专业毕业生需求的一手信息,可靠性高,并通过其推荐,更容易成功求职。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务必要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从多个渠道收集职业信息,并教育学生提高对职业信息的辨别与加工,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针对性。
(1)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获取用人信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主要是以联系企业单位为主,不能仅仅局限于电话和网络收集,而且还组织志愿者和教师奔赴企业进行信息采集。根据企业的作息时间,调整信息采集的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对企业实地考察,周末深入招聘会直接收集信息。招聘会是直接获得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最好、最快捷的渠道,不仅可以直接获得信息,而且还能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建立企业岗位需求信息表,并以此信息为依据,与企业不断互动。帮助企业掌握招聘员工的标准,不是招成绩最突出的毕业生,而是坚持能职匹配原则,从专业、能力、特长和个性等方面对职业信息进行完善和整理。
(2)有效甄别筛选用人信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必须确保企业用人信息真实准确,收集到的用人信息在传递给毕业生之前,必须根据工作规程进行核查,保证职业信息的真实性。首先通过用人单位招聘登记所需要的证件来初步判断企业用人信息的真实性,然后通过电话回访,特别是对新增企业的招聘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反馈调查。
(3)规范处理采集的职业信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准确、及时、合法地处理采集的信息,规范地表达信息。职业信息表述,包括用人单位的自然状况和用人条件以及用人单位承诺。用人单位的自然状况指用人单位的名称、所在地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状况、联系方式等。用人条件主要包括对应聘人员的要求,如地区要求、专业要求、年龄要求、技能和学历要求等;用人单位的承诺,如工资、福利待遇、假期等;此外还应明确招聘的时间、地点等其他信息。
(4)及时发布职业信息。就业工作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一定要积极寻找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微信、飞信、qq群、微博、网站、手机短信等现代化信息,及时将整理好的职业信息发布给学生,搭建起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就业金桥。
(5)主动收集反馈信息,跟踪服务毕业生。信息发布的途径不同、种类各异,收集信息发布反馈的方法也呈多元化。可以采用电话联系法和网上收集法,收集并整理反馈信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三、指导毕业生收集自我就业信息
职业选择的基本点是,了解职业兴趣、认识职业经历,发掘职业能力。自己有什么本事,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经过父母培养、学校教育、社会熏陶,每个人都是有本事的。认识、总结和描述自己的就业优势,是求职的关键一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指导大学生收集自我就业信息的资料,大致了解自身的以下情况:①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大致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②了解自身知识素质,主要包含社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知识等。③了解自身能力素质,主要包含分析思考能力、决策应变能力、指挥协调能力、组织综合能力。④了解自身身体素质,主要是指体力、精力、记忆力、活力等。⑤了解自身心理素质,意志(坚毅顽强)、情绪(热情镇定)、理智(大胆主动)、气质(敢于决断)、性格(竞争开放)。⑥了解自身交际能力(这是一种首要能力,需要正本清源的能力,也是可以让其他能力倍增的能力。⑦了解自身学习能力(如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工作好坏,直接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且也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获取,有意识地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教育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加大此项工作的力度,培养毕业生职业信息的采集及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走好求职择业的第一关。
参考文献:
[1]黄明春.职业信息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
[2]李宗玲.职业信息与职业指导浅论[J].教育探索,2008(7).
[3]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
术,2010(1).
(山东省威海职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