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制教育培养知法守法的合格技能人才

2013-12-29 00:00:00黄强
成才之路 2013年22期

摘 要: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全民法律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技工院校在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同时,学生的法制教育越来越被放到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做好新形势下的技工院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法制教育;技工院校;人才;问题;思路

一、目前技工院校法制教育的特点

技工院校的学生多为初、高中毕业的青少年,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完善,心理还不够成熟,甚至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不爱学习,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极个别学生甚至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但这些学生对新事物敏感,模仿性强,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甚至变为“问题少年”。

与普通中学相比,技工院校管理上相对宽松,社会交往、网络普及的影响的程度也很大,给技工院校在学生法制教育管理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现象呈上升趋势,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分析解决技工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二、目前技工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法制教育模式落后。从目前的技工院校学生法制教育来看,大多数还是沿用以前的老模式进行,依靠法律法规来作为基础,缺乏对于细节性、实际性的运用了解,导致学生对于法律知识了解不透彻,实践过程中不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在课程的讲解中,往往缺乏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仅仅是空洞的理论教育,甚至封闭式教学,这样很难促进技工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更不可能真正培养出有价值的技术型优秀人才。

(2)法制教育方法单一枯燥。在法制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过多地采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传授,不当的教育方法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法制教育理解的偏差,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难以达成默契,无法真正掌握系统而鲜活的法律知识。学生对于法制教育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其过多的照本宣科,照搬书本知识,枯燥的传授方式使学生望而却步,不能达到与学生的共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发挥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技工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阶段,多元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也有不同的影响,特别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等社会上各种消极的情绪和现象,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教育领域内。技工院校学生绝大多数在中学阶段被家长和学校所忽视,本身就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大学生相比,年龄更是偏低,心智不成熟,对于社会整体的分辨能力还是很低,所以就更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2)家庭对于学生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不良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负有一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单亲家庭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难以估计的影响,家长的粗暴教育会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强,从而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用不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是对学生造成负面的教育,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受到了严重的误导和不良的影响。不良的道德影响和法制教育的缺乏,成为部分技工院校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3)技工院校法制教育存在一定误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技工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对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甚至有些技工院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象征性地设置法制教育课程。有的技工院校更是根本没有开设法制教育课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学生专业技能上的培养,甚至有些学校提出了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让路的口号。由于受到时间、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学校取消了一些德育课程,从而使技工院校的法制教育成为空谈。

很多技工院校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化,虽然许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一些法律课程,但有的课程涉及内容过于宽泛,缺乏系统性,很难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一些学校虽然也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但是教材的内容非常滞后和单一。目前我们国家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技工院校的法制教育应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很多技工院校法律教育课程没有专业的教师人才,法制课程老师很少是法律科班出身,这些老师自身缺乏必要的法学修养和实践经验,一遇到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加上一些老师还在采用流于形式,生硬的传授方法,只知道照本宣科,缺乏鲜活生动的实际案件分析,课堂枯燥无味,学生难以接受,结果可想而知。

四、技工院校法制教育改革思路

(1)形成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合力。要加强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法制教育作用。社会上有些人,也包括个别学生家长法制观念淡薄,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青少年学自觉守法意识薄弱,自觉守法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形成法律意识,也就没有办法养成守法习惯。在职业教育方面,学校和家长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双翼,二者需密切配合,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合力。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要提高学生家长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有进步和提高的潜力,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要求家长树信心、抓习惯、管思想、束行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懂得遵纪守法。

(2)大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在技工院校法制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取长补短,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师资基础,同时,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能够灵活运用法律思维。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仅是促进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更能通过自身的素养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为技工院校法制教育提供一个合理良好的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途径之一是,引进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二是从社会上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到学校任教;三是,在现有的教师群体中挑选一些人送出去进行专门学习和培训。通过以上方法,可形成一支以法律课、德育课教师为骨干的优秀师资队伍。

(3)完善和改革法制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很多技工院校开设的法制课程比较少,而现有的《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等课程,其内容过于宽泛单一,偏重于理论,不能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因此,建议各学校开设法律课程要结合专业情况,比如财经类的专业,可以开设《经济法律基础知识》课程,汽车专业可以开设《交通法律法规》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开设《教师法》课程。学生除了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了解一些与其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要把法制教育融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比如老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也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针对现有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以及法制课枯燥无味的特点,老师要积极探索法制课程的授课方法,大力推广一体化教学。在课堂上综合运用讲授、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真实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体化教学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5)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学校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中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可以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会等,也可以利用广播、校园电视、宣传橱窗、手抄报等形式开展法律宣传,营造一种知法、守法的良好校园氛围。也可以让学生旁听一些案件审判,邀请相关法律工作者开设法制讲座、剖析典型案例等,或者是请少年犯现身说法,进行面对面的法制教育。通过这些直观的活动,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起到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目前,有些技工院校聘请专兼职法制副校长的做法也很有成效。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技工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开展教学改革。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来促进技工院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学校、老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9(2).

[2]徐涛.浅谈技工学校法制教育[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