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年级进行普通话训练

2013-12-29 00:00:00陈文卓
成才之路 2013年26期

摘 要:普通话训练应从消除学生胆怯心理,敢于说话开始,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稳步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训练方式,以及巩固深化普通话训练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低年级;普通话;训练;有效手段

语言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人们可以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协调社会生产和生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利用它来进行各种思维活动。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和社会是互相依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普通话是我们国家运用最广泛的通用语言,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国家很早就提出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要求,并用立法的形式予以监督。然而我们都知道,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在学校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小学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就成为各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虽然低年级学生入学前已有了一定的说话能力,但因为那是从生活中不自觉地习得的,所以说话常常伴有方言、土语、口头禅,普通话训练较为薄弱,需要老师在他们入学后认真地训练、逐步规范。

一、消除胆怯心理,敢于说话

说话,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个人成长环境的不同、家庭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说话能力。一些胆小,见陌生人或在众人面前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主要还是心理素质差的原因,他们害怕自己说不好普通话,不标准,担心失败带来的伤害。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多引导、多鼓励他们,多提供说话的机会。早自习时,每天选择两到三个学生给同学讲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或一件自己熟悉的事,每人三分钟,要面对全体同学,声音要洪亮,要说普通话。课堂上,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后主动举手起来发言,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能锻炼学生说话的胆量,教师在听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字音上的问题,便于指导。

二、面向全体学生,扎实训练

在我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经常发言,也使得这部分学生会发言,自然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就多一些;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发言,不会发言,甚至从不发言,教师因为要考虑到整节课的时间安排,往往总是让爱发言、会发言的这部分学生起来发言。时间一长,这些学生成了“发言专业户”,不爱发言的学生成了观众和听众。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整体提高,差生很难得到同等的锻炼机会和老师对他们字音的纠正机会。从根本上说,每个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高低都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达到标准,符合教学课标的要求,教师就要有全面训练、整体提高的意识,量体裁衣,制定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具体训练措施。

三、创新训练方式,稳步提高

一是引入游戏模式,加深识字记忆。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学说纠正字音。主要设计了两种游戏训练方式,一是火车接龙:把学生分小组进行。随着学生发出“呜——喀嚓、喀嚓”的声音,教师手上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音错了,或字形分析不对,这列火车就必须停下来,修理整装好之后才能继续往下开。二是猜字谜:教师根据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例如:“工厂里来了一条狗”是什么字?(厌)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同时发音不对的字他们就能自行进行纠正。

二是变革朗读方式,增强朗读效果。为了让学生都得到语音、语调的训练,朗读课文采取按座次轮换,同学评议的方式。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读得好,课下就会加强训练,并能根据课文中标注的字音来纠正读音。对于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采取让学生排练课本剧,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如《坐井观天》《小壁虎借尾巴》《夏夜多美》。课本剧不仅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而且把一些书面化的语言变成轻声、儿化接近口语。学生通过表演,既提高了普通话口语化的能力,同时在表演中需要把握好表情、语调、重音、节奏,进一步增强了朗读效果。

三是复述课文内容,提高会话水平。低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很多课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熟悉故事情节十分便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实际教学中,适当进行“说”的训练,指导学生叙述故事片断,归纳故事情节,进而复述全篇课文,不仅提高了掌握课文内容的速度,而且提高了会话水平。如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后,我启发学生:你认为这只骄傲的孔雀在经历了这样一次深刻的教训后,会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分小组说说,然后说给大家听。这种复述中“说”的训练要求合理想象,合乎原文,学生在自然的表达中,最容易表现出真正的普通话水平。

四、创设情境训练,巩固深化

一是角色变换对话训练。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具有经常词不搭句、逻辑性差的特点,我经常给学生变换角色进行对话,如“市场与摊贩之间的对话”“你和同学打电话”等。通过训练,学生不仅自觉地把普通话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且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

二是评比竞赛朗读训练。针对小学生好奇心竞争意识都很强、各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小组战胜其它小组的特点,教师正确引导和鼓励,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朗读活动。学习诗歌时,进行朗读比赛,学生都积极参加。讲《黄山奇石》时,在学生熟练掌握读法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背诵比赛。学生为避免在自己那儿出差错,就反复朗读、背诵,均在比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三是情境联想说话训练。画面给人以直观的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想象,并描述出来,不仅锻炼了想象力,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如学生可以自己准备玩具物品,互相仔细观察,合理想象,说一说有关这几件玩具物品的故事。故事尽量情节完整,新奇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