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有一个从纯趣味学习到慢慢离开趣味学习,最后走向责任学习的过程。怎样帮助小朋友慢慢进入小学学习的角色呢?拼音学习首当其冲,因此,笔者十分注重一年级的拼音教学,用教师有趣的教,激发小朋友有趣的学。
一、看图形读音记形
苏教版教材的汉语拼音部分,每一个字母都对应着一幅精彩的插图,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些图形主要从声音与形状两个方面给儿童提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充分用好这些图形,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从学生的话语中,有机导入学习内容。
例如教学字母j q x,就可以根据学生语言,将图上内容编成儿歌:“大公鸡,起得早,洗过脸儿就唱歌。”练说儿歌之后,让学生找找:我们要学的j q x就藏在儿歌中。学生饶有兴趣地找到音近的字,并且很快借助其发准音。由这样的儿歌入手,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字母情境中了。这样学习的好处是,借儿歌激发朗读兴趣,在朗朗上口的朗读中,儿童很容易就记住了读音,并能把音与形结合牢记心中。例如,学生在学习字母P时,教师指着图问:“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小猴子推着车子往山坡上跑。”教师问,图上画的东西哪些和我们今天学的P有关系呢?学生能敏锐的观察到:车轮子的样子与P的样子相似,山坡的“坡”与字母的读音相近。这样的趣味教学,学生始终有较高的有效注意,不但能有效学会字母,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读儿歌练习发音
拼音的学习,“读”是关键。读好拼音,掌握读时的口型变化是关键。这就要提醒学生,老师范读时,要注意看老师的嘴是怎么样的,嘴唇有没有动,是怎么动的,看准了,找学生说说,说准了,就让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观察练,回家照着镜子练,来提高读的效果。但是,老是这样读,儿童会嫌烦,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爱说爱唱的年龄特点,采用说唱儿歌来教字母的发音,来记字母的样子。例如,学习“ a、o、e”三个单韵母,大家都会编成这样的儿歌来教的:“张大嘴巴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既教给学生发音口型技巧,又便于孩子记忆。
在每个音节的四声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编儿歌来帮助记忆,既学好了拼音,又锻炼了想象能力。比如,在学“tang”的四声时,有个孩子就编出这样的小儿歌:“妈妈烧好骨头汤,汤里放了一勺糖,奶奶生病床上躺,慢慢喝汤不怕烫。”这个儿歌编得很好,很快风靡全校。
三、做游戏帮助记忆
一年级的小朋友模仿能力特别强,看到高年级小朋友做游戏,就能很快学会,我们要善于把这种模仿新鲜事物的能力转化学习拼音的能力,开发出多款游戏来让小朋友跟着学。
例如,在练习声母与韵母相拼时,给每个小朋友做一个字母头饰,有的小朋友戴着声母,有的小朋友戴着韵母,让他们找朋友,如果声母韵母能够拼出来,小朋友就一齐大声把四声拼出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后来,字母越想越多,就让小朋友找自己头上的声母或韵母,可以和哪些韵母或声母拼,这样的找朋友游戏,孩子们会乐此不疲,天天做下去。在趣味活动中,掌握了拼音知识。
为了帮助巩固所学字母的读音与形状,老师们也要开发一些儿歌来促进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巩固。比如,在g k h形状巩固阶段,笔者开发出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看视频:“ɑ长尾巴——,蝌蚪口干——,像把椅子——”。学生信心满满,小手举得很高来完成,再领他们读读记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为了巩固读音,我们还可以开发老师表演,学生读相关字母的游戏:老师做喝水动作,学生齐读:“老师喝水h h h”…… 丰富多彩的游戏,把课堂与身边的人物联系在一起,把孩子带进了快乐的拼音世界。
四、编故事促进运用
一年级小朋友非常喜欢听故事,也非常喜欢海阔天空地编故事,在故事活动中,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很投入。教师就要善于抓住这种如饥似渴的学习劲头,来为汉语拼音的学习添砖加瓦。
例如:为了帮助小朋友记住,ü和j q x相拼时,两点要省写的规则,有些老师编儿歌说“j q x,小淘气,看见鱼眼就挖去。”虽然也直观形象,却过于血腥残忍。于是,我们新编了小故事:“有一条小ü,他对老师非常有礼貌,每次看到他的三个老师j q x中的任何一个,他都要脱下帽子,向老师问好。”再如:拼读wu、gui和bai ,tu这两个音节时,可以给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并要求学生回家将故事讲给家长听,读准故事里的音节。
再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n和l的发音,可以给学生编个小故事:“拼音妈妈有两个孩子n和l,它们可有趣啦,每次只要小朋友们读到它,n总喜欢从小朋友的鼻孔里跑出来,而l总喜欢从小朋友的舌头两边跑出来,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把他请出来。”学生这时候再读,就非常注意了,正确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拼音教学虽然枯燥乏味,但只要教师肯动脑筋,看图形,编儿歌,做游戏,讲故事,就一定能调动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学好拼音,为今后的学习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