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代,我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圆了我的教师梦。
一九九五年,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纯净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茫然而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学生的头脑,也不知道如何启迪学生的心灵。“路漫漫其修远兮”,十几年的思索探求未曾有一刻停止。到如今才真正地明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才会点燃智慧的火把;爱,才会温暖稚嫩的心灵!
一、平等对话,呵护心灵
长期以来,师生的地位一直是不平等的。在提倡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今天,由于传统思维的惯性,在教育中,教师仍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在说教者的位置,希望学生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最终能接受教师的观点。又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话呢?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不进学生的话,教师了解的信息必然是不全面的。如此之下,教育还能有效吗?
从县城中学转回的学生H,家庭条件优越,是家里的“小霸王”。在学校纪律松散,上课无视教师,为所欲为,多次与老师发生冲突,甚至大打出手。我多次严厉批评他,但无济于事。经过细心观察和分析,我发现这个学生头脑灵活,爱面子,讲义气。因此,我对症下药,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诚恳赞扬他的优点,并严厉指出他的不足,鼓励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只要努力,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第二天,我在他书写工整的作业本里发现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老师,我错了,我一直以为没有人看得起我,我的毛病太多,一无是处,可你却这样鼓励我,不放弃我。我一定会争气,老师,请你相信我,我一定做你喜欢的好学生!……”多可爱的孩子!老师的普普通通的一封信,却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师生间太需要这种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二、因势利导,诲人不倦
作为教师,教书靠智慧和能力,育人靠耐心和爱心,对学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要因材施教。
九年级学生F,聪明但不扎实,自以为是,成绩起伏不定。我多次找她谈话,但收效甚微。偶尔的一次,在报纸中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假泉》。大致意思是:一个旅游人艰难地跋涉在浩瀚的沙漠中,他已经几天没有喝到水了,他发现前面有一个水潭,可走过去才发现这是自己的幻觉。当他第二次看见一泓水影时,他又一次失望了。当他第三次看见前面有一潭又一潭的水影时,他想一定还是海市蜃楼,终于他放弃了,支持不住倒了下去。不久,人们发现了他,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他满脸绝望地渴死在一潭清水旁。
小故事,大道理,成功与失败就是一步之差!旅游人的这一步没能跨出去,最终断送了生命。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第二天,我把张立平叫到办公室,道理没讲,只是把这篇文章送给她,希望她细细品味。从这件事以后,我发现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讲,虚心学习。课下刻苦努力,争分夺秒,成绩突飞猛进。中考语文考了一百零五分,顺利升入我县重点中学,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DQkyhoU6SF05cQe4sOJpTJ5Pjyn502VsMnlq/jBdmaI=偶然的一次机会,F的姐姐告诉我:F一直珍藏着我送给她的文章,作为她学习的动力。我听说后深有感触。有时,老师的一个细微的动作,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留心,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哪怕是一个肯定的微笑,对学生来说,就是莫大的支持和鼓舞!
三、春风化雨,播撒爱心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小超的学生,他自幼失去母亲,父亲长年奔波在外,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他的童年生活缺少的是阳光雨露,缺少的是母爱亲情,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放任自流,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学校里小有名气的“老油条”,学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我曾对他进行过多次说服教育,收效却总是不大。
寒冬腊月的一天,我在上课时,发现他神色黯然,浑身瑟瑟发抖。我细细一看,他竟然只穿着两件薄薄的单衣,两只手上布满了冻疮,几道裂开的口子还在不停地往外渗着血水。看着此景,我的心震撼了。我赶紧找来衣服给他穿上,又带他到医院清洗伤口,帮他买好治冻伤的药。经过一个星期的清洗护理,他手上裂开的口子竟渐渐痊愈了。但从此以后,我却发现他仿佛换了个人似的,不再对其他同学寻衅滋事了,上课专心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还经常主动给老师打水,学习成绩一下子就前进了十几名。
后进生是受伤的花朵,更需要老师格外扶持,格外关心。如果教师对后进生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无异于对受伤的花朵再砍一刀,只能促使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一个好园丁,决不放弃一棵弱苗。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的教育,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要尊重孩子的无知,善待孩子的错误”,如果我们多一分耐心和宽容,你会发现每位学生都是可爱的。
前几天,偶然翻看学生写给我的信件,从中摘录了一些学生的质朴感言:“老师,当我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时候,是您亲手给我做的汤。虽然那只是普通的一碗汤,但是对我来说,那是我长这么大,吃得最香的一回汤。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老师,您还记得吗?您把自己得的奖品送给我。我回到家,不停地翻看着,抚摸着。现在我把它包得紧紧的,我要永远珍惜它……”“老师,您的母亲一般的爱像春雨滋润着我成长。您用母亲一般的宽宏大量包容着我们。忘不了您带病上课,忘不了您的循循善诱,忘不了您的一言一行……长大后,我也要做一名像您一样深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
从教十几年,教育管理学生,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学生要有爱。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有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在我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我在上面用爱心描绘,也收获了爱的享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合格人才,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爱心暖化学生,用诚心感化学生,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服务于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构筑起学生的人格大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