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语文试卷讲评课的几个注重点

2013-12-29 00:00:00王栖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4期

试卷讲评课,是指学生考试之后,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中后期复习阶段语文教学的常规课型之一。高效的试卷讲评课,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前一阶段的学情,反思问题,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改进教法,提高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试卷讲评课重视不够;批改试卷只是判出对错,得出成绩,对学情的总结和分析不够细致深入,课堂上大多是就题讲题,告诉答案而已;课后放任自流,不查漏补缺。这些做法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试卷讲评课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高效地上好试卷讲评课呢?我认为要注重以下七个方面:

1.注重课前精心准备

首先,教师要认真及时地批改试卷。其次,教师要做好各项数据统计。如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本次考试中进步明显者,退步明显者。再次,教师要精心备课。总结学生失误的集中点,错误的原因,知识的遗漏欠缺,思考如何进行题型的归类和变型,每个类型题的解题思路、技巧、答题切入口及注意事项。对于试卷中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题,教师应命几道相同类型的习题,以备在课堂上训练。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学生的答题情况,才能使讲评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讲评时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扩展和提高,使讲评成为一次知识的巩固、更新。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试卷讲评课也要像平时的教学一样,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切忌包办代替。即使对试卷中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教师也不应该一讲到底,只是告诉学生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因为学生没有总结、归纳、提炼的过程,很难理解到位,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可以先让误答学生讲自己当时的思路,这样便于教师发现症结,对症下药;再让做对的学生讲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教师可适时点拨,这样通过比较,不但能整理提炼出正确的思路,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碰撞,更有利于深入思考并引发创新的欲望。

3.注重用好激励性原则

毕业班学生考试不断增多,不少学生在经历考试失败后,容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失去动力。这时,他们特别需要精神的激励。所以,在讲评课上,除直接表扬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外,还应该多角度地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加以鼓励和肯定,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当众把同学们的亮点展示出来,学生受到了鼓舞,同时也能互相借鉴。在这种激励性原则下,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激活,又能树立起信心,不断地努力学习。

4.注重方法和规律的总结

讲题不能只说答案,而应重在思维过程的分析、做题方法的指导和答题规律的总结,让学生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形成较为规范的信息获取、分析归纳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不只停留在试卷的某一道题上,而是打开思路,习得方法,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讲说明文时,指导学生总结这一类题的答题规律:①哪类说明文(介绍事物、事理);②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③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十种);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答题规律。学生明白了答题的步骤和规律,复习的效率自然就能提高。

学生掌握教师的指导有个从“懂”到“会”到“用”的过程,这需要一定的训练。因此,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答题的方法后,要做几道同类型的题目,趁热打铁,让学生按照老师指导的技巧进行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能力,提高实效性。

5.注重对课本的关注和回归

学生在语文复习中往往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觉得语文考试与课本关系不大,因而在复习中也不重视课本。但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课本的趋势,有的题目答案就原原本本在课本上,如名句默写题。有的题目虽然是课外文章,却隐含着课本的材料和信息,其答案也隐含在课本中。如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题,所选的文段是课外的,而考查的知识却是课内的,其中涉及到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都是最常见的,也都是教材中学过的。教师对于这类问题不要急于告诉答案,我们不妨把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动手,通过翻教材、查资料纠正错误。这样一方面能加深记忆,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真切认识到课本的地位和作用,在以后的复习中重视课本知识。

6.注重知识的联系和拓展

在讲评中,不能就题讲题,只让学生弄懂这一道题,而应该以一道题为中心,辐射、拓展相关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如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常会遇到“汤”字,常见的意义是“开水,热水”,如“媵人持汤沃灌”;那么我们就要由这个词扩展到“加热”这个意思,如“汤其酒百樽”;再扩展到“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7.注重对评分标准的了解

学生有些题目得分率低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类题目的评分标准。如语文高考中文言语句的翻译是必考题,难度并不大,分值占十分,但根据学生平时的模拟考试来看,往往得分不高,分析原因,很多是因为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只求读懂大意,在翻译句子时不遵循直译的原则,没有做到字字落实,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甚至语句都不通顺。所以在试卷讲评中,应告诉学生这类题目的评分标准,让学生抓住采分点,养成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习惯,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养成积累习惯,又能培养规范的答题意识,提高得分率。

只要我们真正注重以上七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诊断性、强化性、示范性、激励性、总结性和反思性,就一定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较大的进步。上述七个方面不仅适用于语文试卷讲评课,对其他学科也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