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文物之美

2013-12-29 00:00:00阳飏
散文诗 2013年10期

西周毛公鼎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上升为礼器,生活用具成了身份、地位和权利的象征。从务实到务虚,这中间过去了多少白天和黑夜,天黑了,天再一亮,热热闹闹的饭桌成了庄重肃穆的祭祀场面。

毛公鼎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字体奇逸飞动气象浑穆。“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站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内毛公鼎铭文放大制作的那面墙壁前,我使劲辨认着一个个锈迹斑驳的金文字,像是要找出刀凿錾刻的笔画后面藏着的哪位远房亲戚。

北宋汝窑青瓷奉华碟

“雨过天晴云破处,着般颜色做将来。”这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为柴窑所定外观色泽。

亦如宋徽宗赵佶梦见天空水洗的颜色,遂御笔一挥,要求工匠烧造雨过天晴色瓷器。宋徽宗这位笃信道教崇尚自然的书画皇帝,为后世“天人合一”的审美涂上了一抹天青。

温润如玉的汝瓷,必然与女人有关。

“奉华”字款乃南宋高宗赵构宠妃私印,奉华堂为刘贵妃居室,“高宗所得珍秘悉令掌之。用此印钤识,然非极品不轻用也”。

乾隆为奉华碟作诗:“当日奉华陪德寿,可曾五国忆留停。”清代皇帝用诗句描述了宋代皇帝的爱情故事。

汝窑青瓷奉华碟,盛过宋代皇帝的雨滴和樱桃。雨滴加樱桃,釉色掺玛瑙。一抹天青,像是一场艳情传奇的凄美结局。唯其凄美,方可绝世。

明代成化豆彩鸡缸杯

“豆彩”系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共同绘制而成。

成化皇帝朱见深一生宠爱大他十八岁的贵妃万贞儿,命烧造豆彩鸡缸杯供万贞儿把玩,并在器物底部亲书:大明成化年制。万贞儿五十八岁死。成化皇帝叹:“万侍长去,我亦将去矣。”几个月后抑郁而终,年四十岁。

成化豆彩鸡缸杯上的公鸡伸长脖子继续打鸣,不管明代的早晨清代的早晨民国的早晨,都是早晨。

那天,我在台东一饭店十五层住宿,迷迷糊糊听见鸡叫。一声两声鸡叫。不管明代的早晨清代的早晨民国的早晨,一觉醒来都是早晨。

清代翠玉白菜

醋溜白菜酸辣白菜粉条炖白菜,还有豆腐炖白菜虾仁炖白菜,大肉白菜馅饺子更好吃。恍然想起生活困难的年代,炒白菜腌白菜白菜包子白菜面团子。抬头看见月亮,好似一棵大白菜。

怎么会想到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旧事呢?翠玉白菜可是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

从北京故宫搬到台北故宫,感觉就像是瑾妃搬了一次家。

清代肉形石

肉形石还有一名:东坡肉形石。

苏东坡卖文卖画像是还卖肉,大文豪摇身一变也可以是大师傅。

僧令人淡,美人令人怜,东坡肉令人馋。咬一口流油,再咬一口。最好东坡肉翠玉白菜一锅烩。

吃饱吃好。明天一早我就坐飞机回大陆了。

饕餮之徒,隔着台湾海峡,也能闻到肉香味。

清代雕橄榄核小舟

苏轼写完《黄州寒食帖》放下纸笔,与二客泛舟赤壁。权且把二客认作黄庭坚、佛印。看见岸边一只狗啃骨头,苏轼随口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恰恰佛印所带苏轼题诗的扇子不慎掉入水中,佛印顺嘴答曰:“水流东坡诗(尸)。”黄庭坚一旁乐得手舞足蹈。

推开雕橄榄核小舟上那扇活动窗户,我恰巧看见了这些。

雕橄榄核小舟题材取自苏轼《后赤壁赋》。年轻的乾隆皇帝下诏,将雕匠陈祖章月薪提至造办处最高待遇12两白银。

清代象牙球雕

象牙球雕,乃从一根完整象牙上取材。大球套小球,一层套一层,十七个镂空球体可自由转动,且刻有精细繁复的人物花鸟图纹,人在走动,鸟在飞翔,花儿一朵一朵开放,这些,全都是肉眼难以细辨的。穷工极巧的天才,据说耗费了十七年的时间雕刻而成。再一个十七年,婴儿已经长成青年。

世界同此凉热,说大则大说小也小。小到一个象牙球雕,可以抚摸把玩。如果将清代人的智慧换算成现代诗歌意象,一根细细的辫子就可以抽着地球团团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