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计算能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能力,在教学中只有打消学生快速做题必然出错的顾虑,适当增加练习题的分量,教会学生迅速计算的方法,积极训练学生眼疾手快,采取饶有兴趣的练习,才能切实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速度。
关键词:新课标;口算;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很多内容是通过运算能力表现出来的。小学数学运算能力,主要包括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的降低必然会引起“多骨诺效应”,影响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学生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容易得多,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打消学生快速做题必然会出错的顾虑
我们要求的计算速度快,是经过长期的训练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一朝一夕强化的“拔苗助长”。有的学生做题非常慢,虽然正确,但耗时。实践证明,一开始,只要求正确,后讲究迅速,收到的效果比较慢。如果同时提出要求,不但要正确,还要迅速,只要练习的次数多了,二者是可以同时达到目的的。
二、适当增加练习题的分量
做题是一个慢热的过程,就像赛跑,一开始起步,接着加速,然后冲刺。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学特征,每次练习开始,思想都不会很快集中,总有一些学生磨蹭。还有就是手部的肌肉还有点僵硬,不很顺便,做起题来,自然快不了。大约两三分钟以后,才会渐入佳境,越做越快。此时,如果题目少了,刚想“大展手脚”,一下子就做完,心里上有一种“饥渴感”,直接影响学习的快感。
三、教会学生迅速计算的方法
计算能力是刻苦训练出来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往往得益于教师教给学生的一些巧妙的计算方法。没有方法,学生就会失去计算的兴趣。例如,基本加法的卡片练习,我要求学生眼看两个数,直接说得数。做20以内的加法,知道凑十法的道理后,就应该直接说出得数。在计算中,我要求学生能口算的尽量用口算,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四、积极训练学生眼疾手快
做到这一点,既要有训练的方法,还要有具体的指导。例如,口算训练时,我安排学生适当的听算、视算。要求学生看得快,可以要求起初看只能看清一行数字,记住两三个,逐步增加到五六个,甚至八九个。
五、采取饶有趣味的练习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形式多样也很重要,如同吃饭,我们要变换不同的口味。例如,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在这些有趣的练习中寻找计算的快乐,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安徽省怀远县新城区龚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