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3-12-29 00:00:00邢国亭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常常会听到人们说写作文真是难,难写的也是作文,可是通过多年经验,我觉得倒是阅读也很难教、难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作文同样重要,同样是学生需要攻克的堡垒。那我们要怎么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要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资源

在平时我们的教课过程中,作为教师主要要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阅读材料,而且多多组织学生自己搞一些文学课余的活动,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通过活动增加他们自身的阅读数量。我们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要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好这一关即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不能太乱、太杂。(1)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去阅读。因为学生年龄小,他们自己不能明辨是非,对于他们要读的材料,我们一定要严格检查,要正确引导,否则,学生选了一些垃圾图书来看,既浪费他们的时间,又得不到营养。(2)要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每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就把那些自己有感悟的语句或者优美的词句等等记录在这个笔记本上,以后在闲暇的时间,还可以拿出笔记本来再看看这些优美的语句,时间长了这些优美的词语便会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学生在阅读一些课外材料时,大多数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或词,还有一些专业的术语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利用工具书解决那些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要常常观察学生的课外阅读读物,并且经常开展一些文学阅读比赛等活动,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文学活动中渐渐发展他们的思考和判断力,同样在阅读中也渐渐发展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力和分析力,阅读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心中有很多优美的字词,下笔才能有神。

二、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以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在平时的教课活动中,要善于利用课本上的内容,并且多多补充课外的知识,以填充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因为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并且能使课堂生动,产生对教师的羡慕心理,这种羡慕教师的心理会促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要阅读的兴趣。

多多开展一些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表现欲望,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培养。比如,讲故事大赛、摘录好词好句大赛、文学故事演讲比赛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课活动还有很多改进的方法,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很好的效果,我们都可以拿来用在课堂上,我们应多多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使阅读课上升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台峪乡井尔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