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2013-12-29 00:00:00翟向斌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要认识的常用汉字有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是要求会写的。所以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使低年级学生有主动识字的表现。在20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摸索识字教学的方法,从中有些体会。现将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与同仁们交流交流。

一、识字教学的方法

我采取“直观教学、对比教学和生活中的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新生较快地认识掌握所学汉字。

1.直观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观察事物来认识并理解汉字。例如,我在教“上、下”“左、右”和“前、后”表示方位的汉字时就采取此法,先老师说学生做动作,再老师说学生做其相反的动作。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上、下”、“左、右”和“前、后”的位置是相对的,“上、下”“左、右”和“前、后”这些反义词也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2.对比教学

由于汉字具有“拼形”和“表意”的特征,很多汉字字形是可以拆开,加以拼组的。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部首之后,经过对比,就可以较快掌握其他形状相近的汉字。如“口”可变成“日”“中”,“了”变成“子”,“万”变成“方”,“木”变成“本”。如“青”至“清”“请”“蜻”,由“己”至“记”“纪”,由“每”至“海”“梅”“莓”等。又以“马”为例,在学生掌握了“马”字后,再教“妈、吗、码、骂”等字就容易多了。字形中有“马”这个部首,都读ma,再进一步解释字意。如讲“妈”字,因为妈妈是女人,所以有个“女”字旁,“吗”是说话时带出的尾音,所以要加个“口”等。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理”与“童”“报”与“服”,“近”与“听”,“惊”与“就”等等。通过字义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把旧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读、写、义”也就很容易掌握了。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可谓一举两得。

3.生活中的识字教学

我们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把学生学习生字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语文是母语学习,学生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桌、椅、门、窗、讲台、黑板等等,我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如,学习用品、水果、蔬菜、植物、动物类等等。

二、识字教学的形式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我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如“找朋友”“小老师”等等。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产生了活泼、生动的效果。经过证明,在识字教学中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亭”和“停”读音相同,字形相似,如何区分呢?我采用多媒体图像出示一座六角亭,打出生字“亭”,再将一小人移至亭旁停住,打出生字“停”,简单的两幅图画将两个字来区分。

总之,小小的汉字真奇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中、课余、课外无处不识字,学好祖国的汉字。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识字教学,运用更多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