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与交流题”的特点
1.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一种真实的物理现象来呈现。
2.出题者大多想通过考题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或生产科技中的应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要求学生答题时的语言要有一定的严密性、逻辑性。
二、题型分类
1.文字表述型
此类题型文字内容多、蕴含信息多,一般是来自物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或者是作为现代中学生应该了解的能源、环保、科技知识。
(1)判断叙理型
此类题的特点是:我们必须根据所学的物理规律首先对题中所问的某种做法或现象作出判断,然后再依据原理或公式将自己的理由表述清楚。
例如,①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②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③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这道题要想解答完整,必须明确题中有三个现象,然后利用所学物理进行解答。
(2)列举方法型
例如,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才能应对此题,同时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大家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如何减小或增大压强、如何防止电路火灾、如何加快或减慢蒸发等等都可成为此类考题的基础。
(3)情境识图型
此类考题大都来源于课本和生活中的插图,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先读懂图,剖析出图中包含哪些物理知识,再结合所问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回答。要想能够熟练应对此类题需要注意的是:①对课本中每个实验的装置图弄清楚,给出一幅装置图,能说出可以做哪个实验。②平时学习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探个究竟,从物理学的角度作出解释。
2.公式说理型
这种题型主要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方法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推理严密,表达清晰。学生往往对要解答的问题有据不能依,有理不能用。尤其对物理概念、公式、定律、现象和过程等抓不到实质性分析和概括,常有“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感觉。
例如,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说出如何防止电线发热?(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对于该题,从公式可以看出当R与t一定时,I越大则Q越大,这就是一般的原理,该题所说的“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从而导致电流过大,引起“电线显著发热”这仅仅是个特殊个例。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一般原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且在这里有公式的一定要写公式,同时要控制变量。
三、失分原因
1.审题不细,抓不住问题的本质
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往往由于审题不严谨,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弄不清题目中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得到正确的结论等原因造成失分。(如2011齐市中考题3)本题中要求利用矿泉水瓶探究一些物理问题,很多学生是将瓶作为容器,利用瓶中的水来探究问题。例如,学生说将瓶中装入适量的水,将手伸入水中,发现手指变弯了,或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深度,U型管出现的高度差不同,这些答法都不给分。但答在瓶的侧壁扎几个小孔,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将瓶得底部剪去,利用乒乓球和水探究浮力的给分。而且题中要求请写出两例,并将其中一例的过程加以简要描述,有的同学只写了两个例子,并没解释,有的同学两个例子都加以解释了,而且语言不准确导致失分。又如联考的32题说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省时、省力的交通工具,请你从力、热、光、电四个方面各提出一个问题。本题只要求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解答,而且解答的有错误,反倒扣分,这些都是学生由于审题不细,抓不住问题的本质造成的。
2.忽略公式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如2011年市中考的32小题),下面是评分标准,但在评卷时对评分标准做了略微的改动,水的比热容大(1分),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1分),由Q吸=cmΔt可知,(1分)水吸收的热量多和降温效果好答出一个就给1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告诉学生有公式的必须写公式,同时要控制变量,并且使用准确的物理语言做针对性的回答,语言要精练,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清晰,内容要完整。
四、解题思路
1.认真审题
要弄清题目给出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已知条件和要回答的物理问题。
2.找出理论根据
就是抓住已知条件与要回答的问题之间存在的物理原理或物理规律的联系,确定解答的依据。
3.做推理表述
根据物理现象和过程,从已知条件出发,充分揭示理论根据与所要回答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用精炼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进行推理表述。
4.复查答案
解答完毕后再复查自己的推理表达是否正确,有无片面之处,语言是否精炼,条理是否清晰。
五、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措施
1.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注意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不清楚问题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答,要认真思考,确定解题方向,同时还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地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2.构建答题模式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一道“分析与交流题”分为“前提条件”“所用的物理原理”“联系实际得出结论”三个部分,找出其中解释的关键语句,用答题模式反复训练几次,使其形成记忆和习惯。
3.训练正确的答题能力
“分析与交流题”得不到高分往往是由于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或表述不精确、不严谨。所以平时学生要运用准确的物理观点,精确的物理语言来回答问题,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