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3-12-29 00:00:00刘双龙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要以发展学生为中心任务,新的教材把培养情感放在教学目标第一位,这也正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显现出了对孩子们的理解,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高品质、高素质和好的人格以及创造性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为己任,丰富平时教学,促进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培养兴趣,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改变问题的角度

如今在课堂的教学中,运用的方法颇多,但是要讲授一个新的问题,在孩子们难以理解新问题的时候,改变问题的角度可以让孩子们兴趣百倍。在教“质数和合数”的时候,让孩子们用4个、5个、10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组合成的长方形能有几种?然后抛出问题的:“是不是给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出的长方形的个数也越多呢?”孩子们一听问题。都跃跃欲试,赶紧自己拿起正方形做实验。这时候孩子们自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当正方形的个数是2、3、5、7……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正方形的个数是4、6、8、9、12……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个。这个时候老师再引出这堂课的主题:质数和合数,像上面只能拼出一个长方形的个数2、3、5、7叫做质数,能拼出不止一个正方形的个数的数4、6、8叫做合数。这样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找规律,他们会更有兴趣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而且记忆这些概念和规律会更深刻,这样子学习要比老师强力灌输数学概念要好很多。

二、愉快地学习

教育学家公认课堂的教学除了教授知识外还要师生情感对接。情感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很重要,因为孩子们如果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既可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又能控制他们的思维,解除他们的疲劳感,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这样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很敞亮,能够促进他们思维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三、自主地探索

在教“如何计算圆锥体积”时候,老师要主动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也参与到实验中来,改变只有老师在台上做实验的现象。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第一次,让学生把水倒入圆锥体,等到圆锥里的水满后,再将水倒入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中,这样学生能亲眼看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的实验,让学生把圆柱体灌满水,把水再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中,用了三次才倒完,这样学生就会亲身体验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北果元乡半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