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2013-12-29 00:00:00曲羿霖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摘 要: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得以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的人当数班主任,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班集体能否积极向上,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

关键词:教育教学;班主任;师生关系;独立自主;关爱

怎样才能开展好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呢?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对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肤浅看法:

一、放下尊师重道的架子,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缩小师生心灵的差距,从而唤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思维。班主任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本着尊重学生、平等相处的宗旨,充分认识到班级工作中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班级大事大家拿主意,然后集体作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为追求一种所谓的威严而失去人心。比如,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严格执行。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干部和班主任是执行者。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

二、全面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和高度的团队精神

了解学生,不但要了解学生干部,还要了解其他一般学生,了解影响学生各个方面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不仅要了解学生,还要了解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一个班集体要有凝聚力,班主任要让班级里每个成员都感受到他是这个集体中的一根支柱,这样就使学生有了一种无形的归属感。追求归属感是一个人生存的内在需要。没有哪一个人,不愿意在一个能让自己看到希望、具有无穷潜力的集体之中学习生活的。有了集体归属感,自然多了集体责任感,多了团体协作精神,多了奉献精神。同时,作为班主任也要从心底爱这个集体,爱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生互帮互助,平和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彼此间信任的团队。

三、用真心去关爱学生,做到爱生如子

要想成为一个好班主任,不仅仅要教好课,管理好班级,还要在学生的生活、身体健康等多方面去了解学生,去关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这个家庭的温暖,让他们将这个班级当作自己的家,让他们感受到班级里的每个人都爱她,时时都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班主任要像慈母一样去爱学生,因为母爱是伟大的。要像朋友一样去关心学生,因为朋友间是无话不谈的,这样就能更多地了解学生,使学生有亲切感。

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而繁琐的,但它需要我们每一个班主任用心去经营,用爱去发展,用情去让他动容。

参考文献:

[1]阮成武.教育投入的政府承诺和信用管理.中国教育学刊,2011(6).

[2]俞约法.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

(作者单位 吉林省辉南县平安川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