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鉴加拿大的Drama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全体团队合作能力。教师采用不同的戏剧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教师需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Drama课;口语;听力;写作;团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笔者在加拿大培训期间,有幸观摩了很多当地的课程,接触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到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发现有一门加拿大老师非常重视但在国内却没有的课,它就是Drama(戏剧课)。
Drama是指在舞台上表演的戏剧。Drama教学中,有丰富多彩的戏剧形式。
联想到我们中国农村的学校,学生学习没有适宜的语言,缺少实际运用的机会。如何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加拿大的Drama课给了我启迪,是否我们也可以引进这样的方法呢?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借鉴了一些相应的方式。采用Drama中改编表演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将故事完全展示出来。这样既帮助学生巩固了语言知识点,又让学生通过实践有机会感受过程,将自己的创造和想象融入自己的表演中,学习变成了主动创造。笔者发现,一接触这样特别的课堂,一些平时上课昏昏欲睡的学生,都竖起耳朵认真听我布置任务,而基础好一些的学生,更是磨拳擦掌,积极展现自己的才华,并且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Drama课堂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平时的课堂上,很多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几乎从来不张口,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也是完全不在状态。一些中等生,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于课堂活动,也是声音小小,参与度很低。而在Drama课堂中,我会给基础好的热情活力的Cindy扮演主角,而害羞的中等生Jason,我会让他读Drama旁白,参与集体朗诵。至于基础很差的学困生Chris,我会让他表演动作大而话语少的角色。
一堂Drama课,需要全班学生的团队合作,而一堂成功的Drama课,更是需要很多次的排演和彩排。在这样的团体中,怎样与他人分工、合作,并且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及位置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并且应用的。
Drama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一些平时对英语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学生,这次主动加入进来,在听到台词时,眼神中有了丰富的内容,也明白了听力技能的重要性。他因为需要听清听懂同学的台词,才能真正地表演,继续表演下去,所以他会主动地集中精神去听,去看,去感受。鉴于学生平时考试做听力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而这样的活动,恰恰能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多学生反映考试当中,经常因为不习惯别人发音,导致听不清,听不懂,而影响自己的发挥。参加Drama课,需要听清、听懂组里其他成员的台词,让他有机会接触并适应不同人的发音,这样语言适应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在考场上应变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Drama课,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编写剧本过程中,写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特别是平时写作当中容易犯的拼写、语法、时态等等方面的错误,老师可以纠正、修改,而表演更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而且将reading的内容变成有血有肉的剧本,是创造的过程,孩子们必须运用自己的创造能力去丰富自己的课文。因为他们把文章打造得更有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把自己变成导演、编剧,这便是他们的无限创造力。
Drama课,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我们知道一个单一、平铺直叙的reading和一个生动、有趣的Drama相比,学生当然更愿意参与后者。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些平时不喜欢开口,认为口语不重要的学生,会在兴趣的带动下,改善自己的口语,特别是在评委老师、外教的面前,他更有动力,更有兴趣来提升自己的口语。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表演环境,让学生不再以为英语是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学科,而是在语言交际实践中,可以听、说、读、写一些运用的交际工具,教师运用Drama这个有趣的方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交际平台,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学表现在舞台上,变成艺术来体验英语的乐趣。
通过这样的Drama课程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去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自觉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以及这个过程之后,孩子也能从中学会如何相处、如何合作以及如何做人。不足之处,就是有些学生也会浑水摸鱼。这需要教师加强监督和领导,特别是在分组方面,如何考虑仔细,有效组织,制订好计划,保证活动简单明了,可以腾出更多的表演时间。这些都是笔者在戏剧教学上的一些学习认识和方法,现将它们一一写出,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
章兼中.外语教与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西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