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讲课时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提供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也能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是当今课程改革所需要的。
一、小组合作的本质
1.如何进行小组学习的任务分配
在实施这种方法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向学生表明:合作型学习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它有什么重要性以及我们要怎么完成这些任务。在完成任务后,作为老师要怎么评价学生的成果。当然,老师要适当地改变方法,创设新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解决现在碰到的问题,以促进问题解决的速度。
2.如何进行合作的探究
给每个学习的小组规定了学习的任务和目的后,各个小组就进入了合作探究的阶段。小组中的成员都要各抒己见,把自己的看法对其他成员明白讲出,共同交流,大家的看法集中在一起便形成了小组的研究成果。作为老师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据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评比指导,对于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及时地进行解答,并且对于学生在合作中表现出的人际关系交往的缺陷,更要及时提出。
二、如何组建学习小组
1.同桌之间的合作
同桌两人组成学习小组,很易于操作,当然作为同桌,彼此都很熟悉,合作起来更容易些,而且这种合作更加及时,随时可以互相检查彼此的预习,占用的时间也不会太长,范围不广,效率却很高。
2.大范围的小组的合作
最常见的分组是一般邻座4至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这样的分组,班级里大概可以分到5至10组。在进行这种组合时,老师要注意到成员之间性格差异和水平差异,小组成员之间的水平不能相差太多,才有利于各个成员的进步。
三、如何发挥老师的作用
1.进行成员的分工
老师可以实行组长轮换制,每个成员在一个阶段内都轮换做组长,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组长要做好管理工作,而记录员要负责整个过程中的记录工作,当然还有资料员,资料员的任务就是负责查找资料和资料收集,报告员要善于写学习总结,把学习后的成果汇报给老师。
2.进行教学设计
老师在准备讲课之前要好好把握教材,要明确教材所要求的理念。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设计的题目要有难度,要让学生经过苦苦的钻研能够找到答案。当然,难度也不能太大,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要不断地探究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寻找让学生学习更轻松的方法,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砂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