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幼儿科学活动的源泉

2013-12-29 00:00:00杨唯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教育部推动了中法合作“做中学”科学研究实验项目的研究。所谓“做中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实验、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并最终找到答案,获得科学的结论。中国科协副主席、院士韦钰认为这一教育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使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做中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其中“怎么做”“做什么”,是“做中学”研究的核心。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说:“善于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有探究欲望的问题,并把它们扩展为科学教育的内容,促使幼儿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新纲要关于科学教育理念的体现。这也正是“做中学”中所倡导的“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存在于生活中的科学更适合幼儿本身。

一、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

现在的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与人合作、乐于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未来能适应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幼儿来说,科学就是生活本身,是他们的每一个行动,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为什么”。因此,“做中学”不能仅仅封闭在教师预设的科学活动之中,而应以开放的心态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生活中的鲜活内容是“做中学”教育活动的源头活水,我们能从中获取无尽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二、操作材料取材于幼儿生活

在“做中学”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是幼儿能否完成实验、获得科学知识的关键。幼儿的实验材料应从幼儿身边容易找到的和有价值的物品中寻找,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心理需要,也利于他们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科学。

案例:在中班举行的一次“怎样让有洞的瓶子不漏水”的“做中学”活动中,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个没有瓶盖且瓶底有个小洞的塑料瓶,还准备了足够多的不同的堵洞的材料:米、瓶盖、纸、双面胶、橡皮泥和布。教师希望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找出能够堵洞的材料,并且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让瓶子不漏水。在展示实验操作材料之前,教师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堵住小洞,大多数幼儿都能说出一种办法,如,用手堵、用布堵、用棉花堵……很显然,幼儿对于堵洞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是有限的。

正如夏帕克先生所说: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更要培养他们对待生活的方法和态度。我认为这就是通过基础教育,培养幼儿一种适应于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新文化。在这种思想的倡导下,我们幼儿园建立了资源教室,教室中存放着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来自生活中的材料,幼儿在资源教室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和实验。

三、记录形式走近幼儿实际生活

“做中学”有十大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孩子们要每人准备一本记录本,并且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实验活动的过程。在“做中学”活动中,幼儿就像一名科学家做实验那样,用记录本将自己探索、实验的过程──猜测、观察、应用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以及操作后的实验结果。

尽管幼儿的记录结果极为幼稚,记录方式也都是应用一些自己生活化、个性化的内容,如,用图画、符号作记录(少数大班幼儿用少量的文字),“做中学”活动坚持这样做的原因是:它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如图1,这是一张综合式的记录表,上半部分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如何让热水变冷”的方法,有放冰块、用手扇、在自来水上加冷水、两个杯子互相倒等方法,猜测来自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先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下半部分为空白式,幼儿逐步记录自己实验的详细过程。

如图2,这是一张表格式(项目式)的记录单。在活动“怎样让有洞的瓶子不漏水”中,表格中的内容用幼儿易懂的图示和符号表示,这种方式有助于幼儿明确记录的内容要求,不足之处是对记录的自主性、自由性有一定的限制。而第二排的“实验结果”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有的幼儿用“☆”和“〇”表示,有的幼儿同样也用绘画、做标记等各种方式记录,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结果。

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看似简单,但行为的适宜性影响着幼儿研究的深度和进程,就如一位法国教师说的:“活动中我们不要求幼儿掌握什么,只要求他们经历活动的全过程。”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中体会到,其实科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幼儿真正亲历探究的过程,让探究的过程培育幼儿科学的精神,“提升人格,启真导善育美”。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