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沈小昕(化名),女,中预(2)班学生,上海人。爸爸和妈妈都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由于爸爸每天都很忙,每晚回到家时小昕都已经睡下了,根本没时间帮孩子检查作业和辅导功课。小昕长得娇小而文静,上课几乎不敢发言,起初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比较慢,数学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自己对数学学习也缺乏自信。
[案例分析]
小昕生长在这样忙碌的家庭环境中,缺少与爸爸妈妈的沟通和交流,爸爸妈妈也一心想为孩子创造更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殊不知,孩子需要的是沟通和交流。因此小昕在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久而久之,小昕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尝试,缺乏自信。凡事有其果必有其因,我下定决心要通过表面现象用心去挖掘事情内在的原因。
[辅导过程和策略]
1.通过数学日记初步了解小昕
上课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同学们要写数学日记。字数不限,内容不做硬性要求,但是必须和数学课有关系,可以写学习心得,也可以写当天的学习内容或困惑,也可以是给老师提建议等等。2011年9月1日小昕的导学案“学习体会与困惑”一栏写得不错,我就当众表扬了她,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我的这一表扬对小昕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和有影响。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让我高兴的是我的心得受到了老师的称赞,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加油!”我第二天的评语是这样的:“加油,你一定会做得更好!”经过几天的学习,原本我只是以为小昕就是本身做题的速度慢,但从日记中我得知:小昕原来一直对数学学习充满了恐惧,因此对数学不感兴趣。经过一周的中预数学学习,小昕在一篇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真是越来越喜欢数学了。”我给她的评语是:“有兴趣就是得到了最好的老师,加油!”
分析:通过数学日记,我听到了小昕的心声,对小昕有了一定的了解,正是由于小学对数学的害怕导致了她没信心学好数学,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去感动和影响孩子,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多多对她肯定和当众表扬,并不断地鼓励她,让她意识到:数学没什么可怕的,数学是有趣的,我可以学好的。
2.面对面地交流,以取得小昕的信任
从日记中得知小昕的情况后,我便时不时地找小昕聊天,有时候是辅导她数学上的困惑,实际上这个学习困惑她刚开始也是不敢向我提出来的。因此,我聊天时会顺便把当天同学们感到困惑或者容易出现的错误讲给她,她听了点头示意自己懂了。一天,数学课后,小昕莫名其妙地跑过来对我说:“井老师,我可不可以抱抱你啊?”我当时虽然有点惊讶,但是我知道孩子对我是蛮喜欢的同时也是信任我的。我说:“可以呀。”她很开心地在教室里用她的小胳膊把我的腰围了一圈。
分析:孩子对老师有点害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害怕到不敢和老师说话,或者不敢问老师问题,我认为这样问题就严重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用真心、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关爱和接受孩子的一切,那么便可以取得孩子的信任,当老师所做的一切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孩子是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的。从小昕身上我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她不再害怕老师了,而且还会主动拿着问题来问我。
3.与家长及时沟通
由于小昕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特别忙,因此我和家长的沟通是通过小昕的日记进行书面沟通的,每次的日记他们总会看过并签名,如果发现小昕的状态不是很好时,我便恳请家长多挤点时间陪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小昕的不断变化,家长也是很支持的。当小昕由于粗心之类的问题成绩没考好时,家长会给我留言:“关键是学习态度没有端正,望老师严格对她。”看得出,家长也是很支持和重视孩子的学习的。
[效果与思考]
如今的小昕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学课上,她总是能够积极的发言,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常可以看到课堂上她作为一名“小老师”为同学们讲解题目和知识点的情景。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和自信,成绩也基本稳定,就在刚刚结束的我校第二次阶段性测试中,小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她考了86分。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数学考了86分,我好开心哪!”她取得这样的成绩肯定是开心坏了,家长也为她开心,在日记中一再地说:“谢谢老师的支持,谢谢老师对小昕的关心和鼓励。”
“皮革马利翁效应”在小昕的身上再一次得到了验证。小昕只是我所带教的72名学生中的一员,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平凡的人也是如此。面对众多的孩子,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性格,虽说“教无定法”,但我从小昕身上仍可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求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提高,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进而为数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扫清障碍。
2.在帮助学生克服数学畏惧情绪的过程中,与当事人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接近当事人时,老师必须与学生平等交流,动之以情,这样学生便会对老师信任有加,说出她的真心话,进而找到其心病的根源,对症下药。
3.要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心灵对话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亮起指航灯,相信:只要我们对学生满腔热情,我们便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
(作者单位 上海市龙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