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的味道溢满语文课堂

2013-12-29 00:00:00王燕来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摘 要:要让文学的味道溢满语文课堂,就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精心打造,使课堂富有诗情画意、文学气息。

关键词:精美导入;语文课堂;文学味道

著名特级教师高万同曾说:“要说学好语文有秘诀的话,那就是喜欢语文;要说教好语文有秘诀的话,那就是让学生喜欢语文。”充满文学味道的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地,是张扬个性的殿堂,也是吸引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兴趣源泉。

一、精美导入,引领学生进入富有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

富有文学修养的语文教师才能称其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富有文学味道的语文课堂才能称其为好的语文课堂。精美的导言能让学生体会到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置身其中并能投入其中,感受语文课堂的独有魅力。导语的设计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名言、几个成语、一段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抑或富有抒情味道的开场白。

二、诵读、悟读、美读,营造富有文学气息的语文课堂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好的文学作品像一杯香茶,越品越觉得香醇。在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步走”阅读教学策略,即诵读、悟读、美读。

第一步:诵读

文学作品的欣赏重点在读,其中读的方式很多,默读、浏览、小声读、放声诵读。对于初中生,我认为放声诵读效果更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力求每一首诗词、每一篇文章都让学生大声诵读。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我有选择地让学生诵读部分段落。

第二步:悟读

悟读是对文章的重点而言的。我努力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对文章精彩的部分认真细致地品味赏阅。

有的文章景色描写很优美,我就让学生多读,反复地读,在读中品味语言的精美,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评价赏析,这样,既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写景语言,同时评价赏析,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步: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动情的朗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内蕴美。

我认为诗词作品最适于美读。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我让学生在美读中感受沧海的汹涌澎湃,在美读中欣赏吞吐日月、含蕴群里的画面,在美读中进入那壮阔宏伟的艺术境界,感受诗人那气吞山河、宏伟远大的政治理想。

三、精彩结语,余音绕梁

一篇好的文章结尾,或画龙点睛,或卒章显志,或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一节好的语文课也应如此。教师应精心设计结语,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文体特点变化不同的结束语言,以及结束方式,可以放一首舒缓动听的轻音乐,也可以送给学生几句鞭策的话,或让学生即兴创作一首小诗,也可以让学生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谈本节课的学习体验或得到的人生启示。精彩的结束语会让每一节语文课在富有文学味儿的气氛中轻松落幕。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