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文批注 彰显自主探究

2013-12-29 00:00:00马小莲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课文情境,基于文字,让学生在独立阅读课文时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再把这种体验用批注呈现出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然后通过相互交流产生思维碰撞,达成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产生了更强烈的记忆和情感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批注;课文;探究

批注是我国传统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者在阅读时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是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第五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在初读课文了解了居里夫人的事迹之后,我请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画自己认为可以表现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写下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然后大家交流。下面是部分同学的批注摘录:

案例1:“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学生一:这种坚定体现出科学研究的精神,在别人眼里贝壳只是装饰物,而她却要努力去探索、发现。

学生二:就是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这种好学的精神,才让居里夫人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学生三:从中可以看出居里夫人爱思考探究,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学生四:课文用了具体事例来比喻,说明居里夫人的执著与坚定。在居里夫人之前也有人发现放射性镭,但她却能不同于其他人,成为发现放射性镭的关键人,是因为她具有刨根问底的科学精神。

学生五:在别人眼中一个贝壳只是一个玩具,把玩一下而已;在居里夫人的眼中却是一个神秘的物质,她要弄清来龙去脉,体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认真探究的精神。

案例2:“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学生一:用了接近四年的时间去弄那个镭,最终才弄出0.1克,花了多少美好的时光啊,这就是坚持不懈的美。

学生二:“三年又九个月”,“成吨”,“0.1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居里夫人的辛苦与坚定。为了这0.1克镭,居里夫人付出了一切。

学生三:过了三年又九个月,她才在成吨的矿渣中提取出来0.1克镭,体现了镭的价值,也看出了居里夫人研究的艰难。

案例3:“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学生一:居里夫人不惜自己的生命,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把一切的一切都奉献进去了,终于换来这一工作的卓有成效。

学生二: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身心疲惫,压力又大,却还是默默地工作。外表的变化并不影响她在我们心中的美丽形象。

学生三:一般的女人都一定会把自己的外貌看得比泰山还重,但居里夫人为了工作,置自己的容貌于不顾。

学生四:虽然美丽的容颜已经逝去,丈夫也不幸早逝,但在艰苦的条件下,她仍然默默地工作。

学生五:美丽的外表是一时的,内心的美丽是永恒的。

学生六:面对美丽健康的隐退,丈夫的逝世,社会对女性的歧视造成的负担,她都不加理会,还是继续工作,由此看出她不屈的信念和执著。

案例4:“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学生一:我想,人生的价值对于居里夫人来说,不在于年轻貌美,不在于金钱名利。真正美丽的人,对名利以淡泊之心,正如诸葛亮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

学生二:她从来不在乎名利,把任何名誉、金钱都放在脑后。科学研究不为金钱,不为名利,这是心灵美。

学生三:居里夫人没有觉得自己得了奖就了不起,而是觉得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她视名利如粪土,这是她的内在美。

学生四:工作态度的美丽。居里夫人本来应该躺在荣誉上像别的人一样尽情享受,她却没有,而是把奖金捐献给其他人,把奖章送给女儿当玩具,这种工作态度是很少见的,一定是从内心里发出的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对科学工作的认真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支撑着她。

学生五:她淡泊名利,只想投身科学,不去理会一切名利金钱,哪怕再多也是如此。她以实际行动在教导女儿金钱名誉只是用来玩玩而已。

摘录至此,我想大家都能看出这篇课文的两个教学重点不攻自破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话是学生自己想出来、写出来、说出来的,在他们想、写、说的过程中,因为教师的放手,他们获得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边读书边动脑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此时学生的读是在理解、比较、质疑、联想、创造中的读;此时学生的批注也是充满思辨的写,促使学生思考并吸取文章的思想内涵,大胆设疑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批注,真正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领。

其实批注有很多种,可以是对文章字词的圈画注释,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还可以是对文章艺术表现形式的批判与鉴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与课文题材的特点有所选择,批注不仅能促成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更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关键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南木镇弩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