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2013-12-29 00:00:00费明宇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背景]

去年秋季,我担任学校的三年级科学教学任务。三年级是小学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学生第一次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第一次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有一个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西红柿、纱布、小刀、烧杯,来证明植物体内含有水。

[过程]

1.活动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植物每天需要喝水,那么植物体内有没有水呢?生:有。

师:你准备用怎样的方法把西红柿中的水挤出来?

学生先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用刀、尺、筷、汤匙压一下,用手捏、挤、压等。

师: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做?

师:我们各小组使用刀时要注意安全,比一比哪组挤出的水多。开始!

学生立刻动手进行操作,热热闹闹而又有条不紊。按照设计,接下来是各组汇报,都能挤出水来,只不过有的多些,有的少些,我很肯定。

2.汇报环节

小组逐一进行汇报,当第五小组举起烧杯时,我愣住了,全班也愣住了:满满一杯!

我的天啦,烧杯上最大刻度100毫升,装满至少120毫升,更何况昨天在菜场买10个西红柿只有1斤6两,平均每个西红柿80克,正常的话挤出的水也就20毫升左右,这组绝对有问题!

暂时不纠缠,我请其他组继续汇报。

当八个小组汇报完毕后,我需要弄清第五组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五小组,你们挤出来的水是全班最多的,请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第五组的五个同学相互谦虚了一番,最后还是小组长站起来汇报。

“我们……我们小组(先)……先用刀把西红柿切成块……切成块,再手拧纱布,用纱布把西红柿包起来,往这个烧杯里挤。”

这个小组长,在科学课上他都非常活跃,今天回答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而且他说的方法和其他组没什么区别,我感到很奇怪。我走下讲台来到第五组实验桌,满满一杯暗红的水端放在材料盘中,不对,颜色不对,挤出的水(汁)应该是鲜红的,浓稠的,这组是暗红的、稀薄的,我明白了。

假的,哼哼,我愤怒了,弄虚作假不应该是这个年龄所为的,我不断提醒自己,冷静,冷静,一定要弄清楚。

按照原来设计,下面环节是各组汇报具体毫升数,我做出了改变。

“请各小组将烧杯端到讲台了,我们比一比。”

八个同样的烧杯排在讲台的边缘,第五小组的烧杯那样的突兀,那么的刺眼。这时其他组的同学立即看出了问题。

“假的!”

“一定是另外倒入了水。”……

质疑声中,第五小组没有反驳,一声不吭。

“同学们,静一静,你有什么理由说第五组是假的?”

“不可能挤出这么多,我们小组是大力士李××挤的,才这点。”这个学生用两指比划着。

“一定是假的,我们小组在切的时候、挤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浪费,也只有那么多。”

“老师你看,他们这组(挤)的水真淡,一定加了水。”

“老师你看,他们烧杯里已经分两层了,下面是西红柿(挤出)的水,上面是倒入的水。”挨着讲台的学生指着烧杯说。

“老师,来实验室上课时我看到王××带着一瓶水!”

声讨中,第五小组的学生的头更低了。

“同学们,我们还是请第五小组来解释吧。”

第五小组组长说:“老师,我们倒了水,主意是我出的,水是王××倒的。”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我看到旁边的两个组,挤出的水都比我们多,我们就……”

张××站起来补充道,“我们组是垫着抹布来切的,往烧杯里挤的时候洒了不少,抹布吸了不少水。”

柯××说:“老师,我们组的西红柿比其他组要小。”

赵×说:“我不同意倒水的,别人会看出来的。”

小组长最后说:“我错了,我们这样做,对其他组是不公平的。”

原来如此,幸亏自己冷静处理,情况皆已清楚了,我要做出清晰的决定。

“同学们,学习科学课首先要实事求是,第五组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

我应该继续进行下面的教学,好在科学课每周两节是连排的。

“由于第五组的数据存在问题,无法比较各组挤出水的多少,不过没有关系,下课时间我再请第五组重做这个实验,下节课我们来比较,大家看好不好?”

“同意!”

[反思]

《生命离不开水》这课我上过四次了,其中包括各级的公开课,未曾遇到过“80克西红柿挤出了120毫升水”的情况,现在回顾整个过程的处理,个人认为是基本恰当的。

1.坚守真实

当今社会上弄虚作假现象层出不穷,为正直的公民所唾弃,孩子的纯真心灵不应过早受到污染。真实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反映,科学课中的观察和实验就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因此真实就是科学的生命,是科学探究的生命,我认为只有坚守真实,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公平竞争

科学课上的竞争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中,不断发展、成长。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竞争的原则应该是“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虽然第五小组是为与其他组竞争而采取不正当手段,但是这种做法违背了规则,是错误的。

3.敢于批评

眼下教师很少批评学生了,更多的是表扬和鼓励。我认为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敢于批评,批评的指向是缺点与不足,本质是监督与爱护。发现学生的错误如不及时指出,督促其尽快改正,而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长此以往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就无从谈起。批评时重话轻讲,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尤其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从那以后,第五小组学生上课时比以前表现更好,全班再也没出现类似现象。

4.教学智慧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严密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指向性、教学目标的预设性,而缺乏处置课堂偶发事件的灵活性,更不重视偶发事件所引发的课堂生成目标的达成。遇第五小组偶发事件时我保持冷静,恰当处理,既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又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向学生进行了生成性的真实教育。

当然,我在处理这件事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活动目的和活动方法应该更明确、更具体;当时我想举个因虚假的数据带来巨大灾难的例子,一时没想出来,说明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学习不够。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