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应加强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注重实验过程,让学生理解物理实验中每一个过程的目的。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学习方式;过程;应用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矛盾,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认真地观察、实践、思考,领会物理现象中蕴涵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才能获得相应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因此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重视探究性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如,在“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路灯的光是通过什么路径传到我们眼睛的?)、猜想(沿直线传播)、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激光笔、水、盛有热水的保温杯、玻璃水槽)、进行实验及分析与论证几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第二个环节“设计实验”中,通过学生讨论,学生自己解决了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问题。当激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只能看到墙上有一个亮点,怎样才能显示出光的路径是直线呢?学生通过思考,想到下雨天和有雾的天气(气体中含有杂质)常常看到汽车灯射出的光是直线的。此时启发学生想家里烧开水的时候水煲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后的情境,然后出示一只盛有热水的保温杯,问学生,你能制造一个有雾的环境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吗?学生马上想到液化想象,打开保温杯盖即可,教师一试,一条直线显示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此时,再问学生,怎样才能在水中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呢?学生马上想到加一点杂质即可(在玻璃水槽的水中加一些牛奶或豆浆)。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关键是看教师怎样去挖掘,只有一切从学生出发,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来阐明一般例子,使学生理解对一般事物的认识。如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如下图,边长为l的立方体铁块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内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立方体侧面所受到的压强中相互对面的两侧面所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产生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立方体上底面所受到的压强为P上=ρgh,所受到向下的压力为F下=P上S=ρghl2,立方体下底面所受的压强为ρ下=ρg(h+l),所受的向上的压力为F上=P下S=ρg(h+l)l2,由两式可知立方体铁块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合力为:F=F上-F下=ρg(h+l)l2-ρghl2=ρgl3,即立方体铁块受到的浮力。l3为立方体铁块的体积,也是它排开液体的体积,ρgl3为立方体铁块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探究不规则形状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多少?
利用图中的器材。1.测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3.测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为铝块所受到水对它的浮力。通过特例使学生把不规则的铝块理解成一个等效的正方体铝块,其各个方向所受压力即铝块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铝块所排开液体的重力,这种学习方式可使一些较难的问题变为简单的问题,便于理解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加强实验,重视过程,注重方法指导
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在积极改进实验条件,同时加大学生实验的比例,尽可能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从这一点上能够看出广大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但实验过程中,不少老师往往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实验过程,这是在形式上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而实质上仍然是接受式教学。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定理、公式等是知识的一种“状态”,而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定理的推证、实验的设计和演示、公式的推导、方法的利用等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过程”跟“状态”相比,“过程”内涵更丰富,它可以给人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强调过程与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重视过程并注重方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答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但不少同学不知道实验中要选择“玻璃板”和“拿一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分居平面镜两侧,像到镜的距离不能量出来,像的大小也不能确定。用“玻璃板”具有反射光线和透光的作用,既可以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成像,又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用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和像重合,然后量出像到镜的距离和观察到像是否和物体等大,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再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实验得出在不同情况下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当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把凸透镜遮挡住一半或用手指触摸到凸透镜,发现光屏上还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只是这时所成的像会暗一些。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结果?可通过作图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发光体成像的过程,原来只是遮挡了凸透镜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仍有光线通过折射后到达光屏上,只是这时所成像会暗一些。另外,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也很重要。例如,学完欧姆定律后,学生面对大量的习题往往束手无策,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注意“统一性”、“同一性”和“同时性”,再抓住两个不变量(电源电压和电阻),学生在解题时,就会感到“有法可循”,从而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
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命题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既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求,又不超越教学大纲内容的创新性试题频频出现,展示出高度重视对学生“双基”考查的同时,突出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理推导能力等的检测,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逐步形成。
三、联系实际,重视应用,渗透“STS”
“STS”即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STS”,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介绍与物理有关的能源、环境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物理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和取得这些成就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做到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由于“STS”涉及的知识比较综合,所以在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物理、社会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完每章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如学完电路后,要求学生设计一些有用的电路。还有,学完电功率一章后,利用滑动变阻器能够改变用电器的功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有没有功率可调的用电器,再布置学生进行研究,看看这些电热器是如何调节高、低温档的,通过研究使学生加深了对调温电路的理解。
引入新课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或相关物理现象,既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己设计一些简易演示实验、简易小实验、趣味小实验等,既可以使物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又能够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例如:“超重的应用”,吊车在吊起重物时为什么速度要缓慢,用一根细线挂起一个物体,当它缓慢提升时,细线所受到的拉力F=G(物体重力),线没有断,然后改为由静止急速提升物体,加速度较大,细线所受到的拉力为F=G+ma(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当达到了细线所能承受拉力的极限,线断了,从而验证了所得出的结论。通过这些简易的小实验,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改变为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价和交流等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但要知道实验的结果,而且要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长江.新课程物理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蔡铁权.物理教学丛书[M].科学出版社,2005.
[3]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6.
[4]乔际平,刘甲珉.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孟进.物理教学问题[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广东省连平县连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