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2013-12-29 00:00:00洪铎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期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

所谓核心环节,就是把习惯养成当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目标。可以说,不重视学生习惯养成的班主任,不是好的班主任;不关心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

二、习惯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

首先,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其次,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养成的程度就越牢。因此,每个学期应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一两个好习惯,对此我坚持每周都有一个行为养成教育目标计划(见附文)。

三、道德习惯的培养不能成为单纯的行为训练过程,而是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

培养良好习惯一般需要四个步骤:(1)认识习惯的重要;(2)制订行为规范;(3)榜样教育;(4)持之以恒地训练。同时每个周行为养成教育计划内容分解读、典型故事、宣言、自省、方法(怎样去做)和成长记录。每周有一个榜样作为典型引路,榜样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而每一个榜样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都具有良好的习惯。引导未成年人发现各类榜样人物的习惯养成经历,其启发性和鼓舞性都是巨大的。

四、让学生养成好的道德习惯

未成年人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有一个好的环境和好的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好习惯,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

附: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周期计划

周期1教育主题:礼仪养成——言行文明

方法:(1)碰到老师时,我主动热情打招呼了吗?(2)别人帮助了我,我会及时向别人道谢吗?(3)用好礼貌用语,坚持讲普通话。(4)在生活中观察别人的讲礼貌的方式。

周期2教育主题:自信——成功的第一秘诀

方法:(1)榜样法——通过榜样的力量,增强自己的自信。(2)自我激励法:增强自己的自信。①每天都要自我激励。②无论学习内容多么厌烦,也要设法全部按时完成。③目标法——不断完成自己定的恰当的目标,增强自己的自信。

周期3教育主题:自尊——让自己昂起头来

方法:(1)我是否拥有自尊?(2)别人是否尊重我?(3)在诱惑面前,在逆境面前,我是否能保持自己的尊严?(4)加强学习,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做可耻的事情。

(作者单位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观音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