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让教师犯难的是学生的写作,同样对于学生来说,也都厌烦作文,教师犯难的是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而学生厌烦的是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写作方法没掌握好和训练不得法,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写作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培养学生搜集生活素材的习惯
学生对于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素材,那么,素材在哪呢?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教学生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捕捉,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要使作文有内容可写,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且把这些见闻记录下来。首先,要记录生活中的“感动”;其次,作文要袒露真情。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来积累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后,可以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从而可以把他们积累的素材写出来。
三、教学生仿写作文
在学生有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着模仿别人的写法,写一些片段或短小的文章,学生开始写作,切不可着急,越着急,越写不出来,越写不出来就越不想写,这样,学生逐渐就会对写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当然,让学生仿写而不是抄写,所以要防止学生抄人家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模仿,知道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哪些要详写,哪些只要一笔带过。
四、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在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后,要勤于指导、批改,帮助学生完成自己成功的写作作品,让他们体味成功的快感,并把他们的作品向全体学生展示,通过全体学生的互评活动,从而获得激励,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增强自己的写作兴趣。
总之,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教师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搜集写作素材,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指导,让学生从厌烦作文逐渐转变为喜欢每天去练笔,每天去写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作者单位 吉林省辉南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