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角色 提高识字效率

2013-12-29 00:00:00李玉环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因此,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至关重要。特别是小学二年级,识字量大,每课都有14个生字左右,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怎样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兴趣盎然是个难题。经过近两年的尝试,我认为转变教师角色,采取“预习—合作—互教”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有学生掌控,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习生字的速度加快,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有极大的兴趣,更不会对此感到枯燥,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收到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前独立预习,教师大胆放手

预习也能知新,为了提高效率,我首先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然后教师就大胆放手。开始对低年级来说是个难点,但你不要怕孩子不会做。因为在每节识字课上,预习做得好的学生都可以当小老师组织教学,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所以,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预习,谁也不甘落后。几周下来,孩子都会做了,并且做得很好。他们在预习时,先读课文,在文中圈画生字,借助拼音反复认读生字,在此过程中知道这个字的音序、音节、部首、结构、易混字,然后利用工具书查找,看这个字是不是多音字,能组那些词,怎样用这些词造句并能找出与生字有关的词的近义词、反义词等。每个学生都能这样认真地预习,为识字课能当上小老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课堂上在短短的时间里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取了小组合作,优势互补的方法。以长春版二年级上册《雪趣》为例,这课共有14个生字,分别是:窗、户、世、界、先、涌、乐、仗、抬、块、分、铃、响、意。班长利用早自习时间,组织学生把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写在卡片上,再把这些生字卡片每个小组分几张,识字教学开始,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汇报自学所得,每个组长都把这些生字放在文中逐个交流,这个过程主要检查学生的认字组词造句情况,以“窗”为例3号同学说:“窗(窗户)(窗台)我家窗台上摆着三盆花。”2号同学会说:“我还知道是窗帘的窗、窗纱的窗,妈妈今天买了新窗纱。”这时组长会补充说:“窗口、窗花、窗孔、c035f38e3dbcd899ac6f9d7d2f55a861613cfeac8a96bd595f37dd1772af2a7c窗纸、窗明几净的窗。”个个争先恐后。这14个生字交流完后,组长再拿着卡片让学生认读,展示他们各自的才华,充分表现自己。谁表现好就把卡片发给谁,他就会成为这节课的小老师。我还告诉他们,对认得好的,请你们夸夸他,对需要帮助的,请你们教教他,孩子们取长补短,既让认字多的孩子有自信,又会让暂时困难的孩子得到帮助。

三、小老师教识字,改变识字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我就把学生引入情境,带入游戏活动中去。游戏开始,1号同学先点字,“乐、快乐的乐。”同时把乐的音节写在黑板上,拿有“乐”字卡片的同学就成了小老师,到前面教学,我是字宝宝乐,大家随我读。乐(快乐)(欢乐)(乐园)操场是小朋友活动的乐园。谁愿意用乐组词说话?同学们争先恐后,“乐观、乐不可支、乐趣。”“可乐:我爱喝可乐。”我还知道乐是多音字,还念音乐的乐,我非常喜欢音乐。还可以组词(乐器)(交响乐),然后把“乐”贴到黑板上,指着“乐”说:“你还知道什么?”有的同学说:“我知道乐是整体认读音节。”有的说:“我知道乐的大写字母是Y,它的部首是撇,独体字。”有的说:“我知道乐的易混字是尔。”

还有的说:“快乐的近义词是高兴、开心,反义词是难过、痛苦。”我还知道……同学们学完这个字,小老师会说:“谁能继续点字?”这时有的同学会站起来说:“抬头的抬。”拿有“抬”字卡片的小老师就出场了。每个字都由学生这样来教。班级里时常发出:“嘿!嘿!你真棒!嘿!嘿!向你学!嘿!嘿!加五分!”的声音,整个课堂充满了乐趣。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单独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成为了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沟通和探究的互动舞台。

对学生而言,它意味着学习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独立性的凸现,个性的充分张扬。对老师而言,它意味着不是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积极地为学生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识字,它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很多,选择方法要切合学生实际,避免千字一法,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识字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作者单位 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福和希望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