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课堂观离不开: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生动性,问题提设的科学严密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等。一堂课的高效如何体现,与教师对自我语言的严格要求,对学生的了解与关注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启发引导;激情;关注;参与
我的高效课堂观就是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习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在短短的40分钟内如何做到高效课堂,通过学习和实践,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先从自身“开刀”,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各种必要的尝试和准备,才更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在这里我有以下三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
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和理解都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形成。教师提设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语言过多,就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思考,破坏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急于说出问题的答案,或当学生回答偏离主题时,过早否定学生,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有效的启发引导,都会引发这样的不良结果。回答问题中的学生,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稍作启发也许就有奇迹出现,可过早地否定,打消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也失去了营造高效课堂氛围的机会。在一个问题的问答中,你一连否定多位学生,其他学生对这个问题便望而生畏,不敢再回答。久而久之,学生便有了心理障碍,总怕答不对,也就不愿意思考问题,思路打不开,整堂课还是老师满堂灌,高效课堂从何谈起?我自己在教学中就有这种现象的存在。
二、教师的语言要亲和富有激情
多年的语文教学告诉我,课堂不能没有亲和富有激情的语言。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情境创设除了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最主要的还是语言的渲染。语言的亲和力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热情,也很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我们肯定愿意和一位语言亲和、态度热情的人交谈,面对一位冷冰冰、不善言辞的人我们很难对他投入情绪。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便于理解体会教学内容。
语言亲和富有激情在语文教学的指导朗读中尤其明显,不管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如何透彻,如果没有足够的激情在里面,也很难读出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我在朗读指导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投入激情,本堂课中自己是可亲的妈妈,下堂课中是顽皮的小猴子,再下一堂课就是凶残可恶的大灰狼等等,用来启发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情感朗读的乐趣。
三、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充分参与。常听老师们议论,这个班的学生活跃,那个班的学生死板。有些班级课堂上只有三五个学生回答问题。高效课堂标准中有一条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那么课堂上只有部分学生参与教学,而更多学生处于静听状态,有些还可能思想抛锚,听都没有听,这能算高效课堂吗?
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取决于老师的关注程度。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课堂上不愿回答问题,老师也不关注他们,时间越久他们的课堂学习状态越差,课堂上活跃的仅仅三五名学生,这三五名学生再聪明,也比不上全班的集思广益。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参与度不够,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高效又从何谈起?在高效课堂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更要关注进步慢的学生,进步慢的学生给他简单的问题回答,这次回答不上还有下次,创造足够的机会不断激发他、引导他,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课堂是大家的,没我不行。
我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关注中、后进生,因为只有这部分学生的提高,我的课堂才能算作高效,也正是这部分学生的存在才更好地诠释了高效课堂的意义。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铁二小)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