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2013-12-29 00:00:00曹柱波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摘 要: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做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想真正教好这门课,就需要有一定的功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虚心请教前辈,认真备课,善于反思和总结,收获颇多。就如何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谈谈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激发兴趣;选对方法;针对差异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我本学期带的是三年级的信息技术,他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学习信息技术时,由于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所以,兴趣很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逐渐加深,有些学生慢慢地失去了热情,再加上像打字这样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快下降。

二、选对方法,事半功倍

众所周知,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方法有许多,如,讲授法、演示法、操作练习法、讨论法等。以往教学中,我上课主要就一种模式,教师讲解演示后,学生练习。但不管我怎么仔细认真地讲,学生练习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通过学习和交流,我改变了教学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利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还尽量控制讲授演示的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己讨论学习,通过自主讨论操作掌握知识,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真正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针对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如果不注意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甚至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认识水平上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更应给予他们耐心和关爱,当他们取得了一点小进步,教师就应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我看来,如果想真正上好信息技术课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学习和思考,找出课程与学生的契合点,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生。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使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五河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