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治校之本、动力之源,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农村教师的职业生涯时刻受到来自学生与课程方面的压力。采取营造教研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校本教研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教研文化;校本教研;习惯
近年来,我校采取了营造教研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校本教研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重评课文化,营造评课的教研氛围
在以往教研活动中,课后评价大家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实施“课内比教学活动”中,要求执教者预先把导学案发到每位听课人手中,每位听课者在课前要浏览导学案,带着思考走进课堂。课后,我们把个人与组内互动、现场互动有机结合,深入剖析教学成效。评课老师们有的对课堂整体的把握加以评价;有的对课堂教学中精彩的细节加以讨论;有的指向教师教学行为中出现的问题,而且提出了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同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我认为如果每位教师都这样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堂课,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每一堂课,让评课回到常态之下,让评课帮助自己改进教学实践,那么,评课就会有深度,有实效,就能达到研讨的目的,就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重协作文化,打造和谐的教研团队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少数教师之间存在不良竞争和相互排斥的心理。这种心理于学校和教师都是不利的,学校应倡导合作的教师文化理念,树立合作意识,形成相互支持的教师团体。
在教研组的人员配置上,我们尽量根据教师的工作意向,力求把有同样研究志向的教师安排在一个教研组中。为了形成教研组发展的共同目标,每学年的学科发展计划,我们都规定由教研组每一个成员参与讨论、制订,使教研组的整体发展与教师的个体发展融为一体。
三、重学习文化,让每位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为了真正让学习成为教师自主、主动的一种意识和能力,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我们通过培训使教师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尝到学习的甜头,为教师自身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1.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为了让每位教师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室主任、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管理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把营造教研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初中部撤并后,年龄大的教师比例大,不易接受新理念、新方法,学校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加“高效课堂研究课”的活动,并且要写课后笔记,开展“日随笔、周反思”活动,从而促进教师自我反省、思考、探索,以迅速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求。教师相互之间的切磋、合作、交流,很快形成了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和开放的教研文化氛围。
2.培养自我超越意识
自我超越指教师拓展个人业务的能力,并不断进取,实现自己的目标。学校为教师搭建了平台,如教学竞赛、教研组评课等教研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归纳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不断拓宽延伸,形成新经验、新方法,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此外,我校还健全了教师外出学习回校汇报交流制度,让更多的教师能分享到新的成果,学习到新的理念。
3.以实践为载体
学校教师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有效的途径来实现,更需要以实践为载体,我们组织多种学习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开展“课后思”“月考思”“期末思”等反思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使教师经常与自我专业保持对话,保持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
学校倡导校本教研要形成一种氛围,即教师的发展需要自由的空间,需要领导的关注,更需要学校教研文化的支持。教研要有实效,教师要有合作意识,学习主动,学校的教研活动就能落到实处,就能形成先进的教研文化,就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龙台小学)
编辑 董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