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态思维在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中的应用

2013-12-29 00:00:00周健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摘 要: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是高考备考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学生的原态思维,并在二轮专题复习中应用。主张从专题课题确定到专题开展的全过程均关注学生的原态思维,提出了二轮专题复习各环节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二轮专题复习;原态思维;最近发展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高三一轮复习结束时,学生的知识储备如何?能力到达什么水平?哪些方面还可以完善和提高?应该如何开展二轮复习能获得最大效益?本人从原态思维的角度进行相关思考及应用,提高了专题复习的有效性。

一、重视学生的原态思维,精心选定二轮专题复习课题

俗话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专题课题的选定就是方向性的问题,专题复习目标必须精准。我们备课组在学科思想的指导下,围绕学科主干知识,研究考纲和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发现所谓高考常考点其实就是学科的主干知识,考查的能力点正是从事化学研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应试教育”完全可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与“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在研究学科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因素。学生的现有情况怎么样、学生需要什么,专题就搞什么。每个专题、每个课时、每个学生都应解决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我们列出拟定的专题目录,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具体如下:

“专题课题名称:(1)阿伏伽德罗常数;(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化学能与热能;(5)化学能与电能……(所有常考点)

你是否需要老师开设以上专题进行复习?

选项均为:A.非常需要 B.需要 C.无所谓 D.不需要”

按统计结果,最终选定二轮专题复习的课题。

二、探查学生的原态思维,准确把握二轮专题复习的课时目标

确定专题课题后,如何才能实现“每个专题、每个课时、每个学生都能解决至少一个问题”的总体目标?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探查学生的原态思维,通过探查学生的原态思维找准每个专题中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化学原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问卷调查法、问题引出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录音分析法等。笔者通过实践进行总结对比,认为在不同阶段、不同课型可以灵活使用这些方法。从专题复习的进程上考虑,在课前准备时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具体疑惑点,在课内使用课堂观察法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变化,在课后用访谈法跟踪学生的思维发展。从专题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考虑,容易的采用问题引出法,难度大的采用录音分析法。

【案例1】探查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原态思维,用录音分析法。具体做法是,选取教学班中成绩分别在上、中、下的有代表性的学生,给一道实验设计题,告知他们教师的意图,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在无他人影响的情况下将从审题开始到答题的整个思考过程都用语言表达出来,并进行录音。教师通过对录音的分析来了解该复杂的原态思维过程。录音分析法的优点在探查复杂问题的原态思维中最为明显,因为没有他人的提示,也没有来自他人的干扰和压力,这样呈现的原态思维最为真实。

【案例2】针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专题,笔者在课前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原态思维。问卷调查中的其中一项内容:“你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过程存在的困难(多选)”

(4人)A.不能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22人)B.不记得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5人)C.不会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配平

(12人)D.不知道应写H+、OH-、还是H2O,应该写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中

(0人)E.不懂用电荷守恒进行配平

(15人)F.漏写或错写反应条件

(8人)G.多写或少写“↑”“↓”

(23人)H.出现审题问题,没留意“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

(34人)I.结合流程图找信息则不会写,甚至不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到底是哪种物质

(29人)J.没有有序的思维,跟着感觉走

全班51人,统计结果见各序号字母前的数据。

参考该项统计结果,将该专题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定为:(1)有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2)审题指导(结合流程图找变价微粒及对应产物);(3)突破介质的处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专题的教学目标。

三、利用学生的原态思维,有效突破二轮专题复习的教学重、难点

利用学生的原态思维,精选相应的题组,用学案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沿最近发展区渐行,从而突破二轮专题复习的教学重、难点。

【案例3】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专题中为了突破介质的难点,用学案呈现了以下的题组:

【题1】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硫酸亚铁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题2】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题3】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亚氯酸钠(NaClO2)的流程如下:

“反应1”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利用原有思维,书写该题组中的3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通过展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思维由无序走向有序,即“四步法”:(1)确定变价微粒及对应产物;(2)得失电子守恒配平;(3)关注介质;(4)电荷、原子守恒配平。同时突破了处理介质的难点:介质不一定参与反应,若参与反应,作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要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进行判断。至此,学生实现了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沿最近发展区渐行,最终突破最近发展区,即出现了新的思维。

四、及时运用新的思维,坚守二轮专题复习的成果

对二轮专题复习中建立起来的新的思维,必须及时并反复运用,当其成为学生的常态思维,二轮专题复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在专题复习中,设计“问题链”或提炼简单明了的总结性语句,引导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反复使用,可以有效实现新的思维成为常态思维,也就是成为学生新的“原态思维”。例如,前面提到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专题,在该专题后,每一次遇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时,笔者都引导学生按“四步法”进行有序地分析和书写,效果非常明显,笔者所任教的教学班(共51人)能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学生由十几个上升到超过四十个。再如,在进行平衡状态的判定时,学生一致认同有一句非常有用的话,“能变的,不变了,就平衡了”,用之于解题,屡试不爽。

五、总结与反思

尊重学生的原态思维,对其进行探查,并加以利用,引导学生沿着最近发展区前行,从而建立新的“原态思维”,实践证明将学生原态思维进行研究并应用到高三二轮专题复习中可以有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笔者遗憾的是,对这样的专题复习效果只是粗略进行了教学班在平行班中的成绩比对,没有进行前测和后测的工作,对复习的效果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加强。

参考文献:

[1]吴建希.从学生学习的原态思维到最近发展区[J].化学教育,2013(8).

[2]徐泽忠,熊言林.“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物质的量”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8(5)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