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理教育教学日益重视。而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初中地理学科对学生来说较为新颖,但又有困难,而地图又是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工具,更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灵魂所在,但初中生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时常无法正确认识地图,无法获取地图中所有的知识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学习兴趣
地图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表现初中地理知识的重要形式。正确读图是学好初中地理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以及绘制图表的重要能力。但是,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我简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地图“四步法”
初中地理地图学习过程大多是由“看—写—填—画”这四步组成的。初中地理地图首先需要学生经常看,经常进行回顾,经常拿出空图来进行填图,然后再重新画出来,将相关知识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尤其是相关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事物名称,让学生亲自进行填写图画,学习效果会更好。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大洲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图,再进行填写,标出相关的名称等地理信息。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帮助学生养成利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夯实基础
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从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看,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有的同学甚至连中国地图都不熟,甚至中国省份的位置都掌握不牢。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彻底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强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意识,如相关的地理名称、地理事物等,学生应当熟记一些相关的大江大海的名称、地理位置、地图上重要的国家位置等。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分析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地理各章节的学习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构建起清晰完整的初中地理学习体系,形成初中地理学习网络,让学生脑海里形成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库,在需要的时候能随时“取出使用”,尽快高效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讲到某一知识的时候,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讲解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方便学生进行记忆。而知识体系是联系知识的方法,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牢记初中地理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学习的兴趣。
三、让学生学会看地图
地图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多利用课本上的地图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养成用地图进行分析的习惯。因为地理课本如果只是单纯地用文字进行描述,是相对较难理解的,学生大多无法正确地判断出整个地理过程,如果有地图进行辅助理解,就方便很多,也更加形象。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类比法、分析法以及综合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运动过程。当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地图等图像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观察,有效地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联想。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利用板书以及在黑板上进行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养成用图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通过绘图理解问题的能力
绘图是进行读图活动的前期准备,也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让学生自行绘图,然后通过绘图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以及认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起初可以示范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图画,然后通过读图进行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自行绘图,然后通过读图来进行解答,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学习读图,这样入门简单,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培养学生用地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成就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地图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习利用地图解决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紧抓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全面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李侠.用地图读懂地理:小议地理学科读图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3(03).
[2]吴文兵.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3(03).
[3]熊永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盱眙县实验中学)
编辑 董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