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设计学案

2013-12-29 00:00:00王淑艳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摘 要: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预案。特从学案特点、设计原则、设计要求、作用和一般环节等几方面一一阐述。

关键词:学案;重心转移;自学能力

一、学案的概念

“学案”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定义为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预案。

二、主要特征

学案的关键是问题探究,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作用,而且能够教会学生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关键的快捷方式。

学案的重点即知识整理,它最初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分析全面、独立完成总结,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学案的独特之处就是事半功倍,学案设计要有科学性、实效性。

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学生通过解题,掌握方法,培养技能,优化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如何写好学案

1.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当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必须简洁、易懂。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提纲和检测题等。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1)知识问题化

通过对课本的分析,实现知识点—问题点—能力点的转化。通过这一过程: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2)教学方法化

学案教学应强化学法指导。实现“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另外也要注重它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3)全员参与化

学案设计中,提倡让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借此来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参与的能力与意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编写课时化、层次化

面临复杂的教学任务,我们可以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可以根据难易不一将不同的专题写成不同的学案,一个专题的设置时间可以为1~2课时。可以将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转化成有序、阶梯性的学习方案。这也符合每阶层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案设计的要求和作用

(1)学案设计的一般要求

首要任务是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案的弹性和适应性逐步增强。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学会”与“会学”的统一,让学案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2)一个优秀的学案应当起到的作用

第一,激起动机,激发想象。

第二,紧扣课标,开阔眼界。

第三,重视学法,培养能力。

第四,面向全体,层次多样。

第五,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3.学案设计的一般环节

学案设计一般要有课题;课型;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法指导。学练过程可分为预习反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检测、小结五个部分;针对学生水平差异可以有效加入资源链接或学法指导等相关过程。

在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新课改的前提下,设计学案是对教师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在设计学案过程中,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只要认真探索研究一定会使学案发挥应有的作用,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永吉十三中学)

编辑 代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