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画”为美术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2013-12-29 00:00:00郑惠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摘 要:“范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已成为最为直观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不仅在美术绘画课上需使用“范画”,在美术欣赏课和美术手工课的教学中,“范画”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引导、对比性作用。通过“对比范画”分析鉴别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第二,讲解、示范性作用。运用“步骤范画”可达到直观、简洁、省时的效果。第三,欣赏性作用。利用“范画”启发学生思维,拓展视野,学以致用。

关键词:范画;课堂教学;引导;步骤;对比;欣赏;作用

美术教学属于直观教学,范画作为最直观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好的教学范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好的教学范画会给学生带来惊喜,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给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

一、范画在绘画课中的引导、对比性作用

在绘画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工具,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范画资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跟空间里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再运用几幅对比范画可以直观地展示学生在绘画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我们喜欢的动物形象》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给低年级学生展示各种的动物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学生在临摹中,常常在构图上会画得很小,在颜色的搭配上会乱用颜色,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述,一味地指出不应这样不能那样,往往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对”“错”之间始终趋于含糊的状态。这时,如果展示出正确的构图范画和错误的构图范画进行审美对比,画面的效果一目了然。通过比较,画面的成败是非让学生领悟在分秒之间。在色彩教学时,也同样展示不同色调、不同颜色的搭配方案范画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在范画的欣赏中领悟色彩的魅力,对于色彩的搭配运用更进一步。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因为有了范画的辅佐,学生作品的构图错误减少了很多,颜色的运用上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的美术知识水平也从“知其然”飞跃到了“知其所以然”。

二、范画在手工课中的讲解、示范性作用

但凡手工制作总有个步骤,手工制作课的教学中,作品的制作步骤分解图十分重要。美术课本中,由于课本篇幅安排的局限性,“步骤图”安排得很少,有的甚至没有,有些细节部分也被缩得很小看不清楚。教师课堂上要指导,又不能光靠粉笔。而且课堂时间有限也容不得教师在课堂上那么“慢条斯理”地讲解,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例如,一年级《纸袋玩偶》一课,书本中展示的制作步骤图太简单、太小,学生看不清楚,小动物头像的制作过程也没有展示出来,学生根本不会制作。教师对于物体的粘贴顺序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即便说过了学生也一会儿就忘记了。这时,教师可以提前按制作一、二、三的顺序绘制更详细的“步骤范画”,在课堂上,教师边教学边依次展示范画,教学过程既直观又简练,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范画在欣赏课中的作用

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占着重要的位置,欣赏课教学主要在于启发、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由于教材中供学生欣赏用的古今中外名画和当代学生的优秀习作,因书本版面有限,画面都被缩得非常小,有不少地方根本无法辨认。因此,范画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中国的世界遗产》一课时,书中的图片内容比较少,每幅画面的篇幅都缩得比较小,如果只用课本进行教学,上课时即使教师把课本高高举起,在“方寸”之间使劲地比画、讲解,也很难做到吸引学生的目光,同学们对图片一看了之,根本不会细细品味。在这样的欣赏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事先把范画放大绘制,并在需要重点欣赏的地方加以标注,课堂上及时展示,效果定然会截然不同。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快地对名画、名胜古迹心领神会,对祖国的遗产名迹产生共鸣。

课堂范画是小学美术教学中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式,它集审美、趣味、创造、实践性多项原则于一身,以最直观的方式有序而完善地向学生展示了美术学习中的绘画知识、手工制作技能。有范画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良好。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认识到范画在课堂美术教学中拥有的其他形式无法更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勤于此道,精于此道,不断探讨、不断提高范画教学的质量,是每个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J].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郑惠,美术教师。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州市鹤林小学)

编辑 代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