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的上升与下降

2013-12-29 00:00:00王小飞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摘 要:水中物体的体积计算有时换一个思路就非常好理解了。

关键词:水面;上升;下降;体积;计算

在一个容器中放入水,把物体放入水中,水面会上升;把物体从水中取出时水面会下降。不少学生对这类题感到不好做,其实只要抓住水上升的体积等于水中物体的体积,水下降的体积等于原来水中物体的体积就好做了,有时换一个思路来想就非常好理解了。

例1.一根底面边长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把它直立在一个长方体的储水桶里,正好能被水面浸没。如果把钢材竖着拉出水面12厘米,水面就下降3厘米;如果把钢材全部拉出水面,水面会再次下降1厘米;求这根钢材的体积。

解:苏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新补充读本》第13页的解答是:画出示意图,第一次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底面边长5厘米,高12厘米的钢材体积。第一次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是5×5×12=300(立方厘米),高是3厘米,储水桶的底面积是300÷3=100(平方厘米)。第二次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第一次仍然浸没在水中的钢材体积。这部分钢材的体积是100×1=100(立方厘米),所以这根钢材的体积是300+100=400(立方厘米)。

我认为本题这样解更简便:拉出水面12厘米,水面就下降3厘米;那么水面每下降1厘米就是拉出12÷3=4(厘米);所以可看出一共拉出12+4=16(厘米),所以这根钢材的体积直接用5×5×16=400(立方厘米),算出这根钢材的体积。

例2.一根高16厘米的长方体钢材,底面是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把这根钢材直立着放在一个长方体储水桶里,正好能被水面浸没。如果把它全部拉出水面,水面高度就会下降6.4厘米;如果只把它竖着拉出水面6厘米,水面高度会下降多少厘米?

解:很多同学会被原来水的底面积与水桶底面积不相同干扰,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把钢材平放在储水桶中间,这时水面高度和直立着放是一样的。把它全部拉出水面也就是说拉出16厘米,水面高度就下降6.4厘米,那么每拉出1厘米水面就下降6.4÷16=0.4(厘米)。所以拉出水面6厘米,水面高度会下降0.4×6=2.4(厘米),与底面长5厘米,宽4厘米没有关系。

例3.把一根底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石料完全浸没在一个长方体水桶里,水面就会上升9厘米。如果把石料竖着拉出水面6厘米,水面就会下降1.5厘米。这根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解:长方体石料完全浸没在水桶里,水面就会上升9厘米。那么全部拉出时,水面就下降9厘米。拉出水面6厘米,水面就下降1.5厘米,那么水面每下降1厘米就是拉出石料高6÷1.5=4(厘米),下降9厘米就拉出石料高4×9=36(厘米)。这根石料的体积就是20×36=720(立方厘米)。

例4.在一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是20厘米的长方体储水桶中,水深是10厘米。要在桶中放入长和宽都是10厘米,高是18厘米的一块铁块。把铁块竖放在水中,使底面与容器底面接触。这时水深几厘米?

解:本题应抓住水的体积不变来计算,原来水的体积是15×20×10=3000(立方厘米),把铁块竖放在水中,使底面与容器底面接触,这时水的底面积15×20-10×10=200(平方厘米),水深为3000÷200=15(厘米)。

(作者单位 江苏省响水县田荡希望小学)

编辑 代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