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学生实心球五步教学法的思考

2013-12-29 00:00:00向运娥王克辉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摘 要:实心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及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教学中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传授技能原则,用科学方法教授技能、组织教学、进行实效训练,让学生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最优的成绩,这是我们教师要研究的问题。对掷实心球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实心球五步教学法”,从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体会技术动作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入手,探索最优教学方法,提高技术水平。

关键词:构建;初中学生;实心球;五步教学法

原地头上掷实心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身体协调性、力量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要求极高,同时也是典型的利用器械发展初中学生上肢力量的—种重要练习手段。如何用科学方法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从而让学生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投掷能力。本文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体会技术动作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入手,提高技术水平为目标,探索实心球教学方法。

初中实心球技术五步教学方法如下:

一、诱导练习方法

1.原地传球接力

将男女生各分成四路纵队,每队人数相等,队员前后相隔1米。每队排头队员双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人,第二人接球后从头上摆传给第三人,依次按第一、二人方法传至最后队员,先传达到为胜。

2.抛实心球练习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每次比赛两队进行比赛,另两队队员为裁判,以击掌次数多的为胜。(1)抛球击掌,体前向上抛球击掌后接球,以击掌次数多者为胜。(2)抛球转体,脑后向上抛球,转体后接球,以转体度数多者胜三是蹲、起抛球。下蹲起立的同时向上抛球,下蹲拍地后接球,以拍地次数多者为胜。

二、辅助练习法

1.前抛练习法

将学生分成两组迎面站立,距离15~20米。学生将1公斤重实心球双臂举过头顶置于脑后,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站立或前后站立,利用腰腹力量及上肢力量用力向前抛出,看谁抛得远。

2.后抛练习法

学生背向抛掷方向,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站立双手持球双臂伸直,体前屈,挺胸展体,双腿双臂同时用力将球从头顶向后抛出。

3.下抛练习法

背向抛掷方向,两脚自然分开,比肩稍宽,双手将球举起到头顶屈体、收腹、用力将球从两腿中间向后抛出。

三、基本技术教学法

1.引入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建立概念,形成表象。方法:(1)观看实心球技术,用媒体播放实心球技术。(2)观看实心球技术细节、慢动作回放,在播放中讲解动作要领。(3)观看优秀学生实心球技术,回放动作技术细节。

2.组织教法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组织教法: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人数相等,相向站立,距离15米,学生以两臂侧平举分开,练习时由教师统一口令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在中间进行讲解示范。由于部分学生个子小、力量差,特别是女生,这一阶段采用轻重量实心球(重量控制在1千克以内)练习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体验用力顺序、出手角度及出手时手指、手腕的鞭打能力。

(2)第二阶段组织教法:方法是按男女生按投掷能力高低分组练习,向高坡(台阶)上方投掷,按能力规定的投掷距离。这一阶段组织教学适用于基本掌握技术动作,但会出现身体蹬伸不充分或最后用力屈肘出手角度偏低等,教师应检查各组并及时纠正动作错误。这一阶根据学生素质发展情况,部分学生可以用2千克实心球,但仍有部分同学继续采用轻重量实心球(重量控制在1千克以内)练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体验用力顺序、出手角度及出手时手指、手腕的鞭打能力。

(3)第三阶段组织教法: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学生完全可以用规定的实心球(2千克)进行练习。把学生男女分开练习,男生投掷离第一条线距离为15米,女生投掷离第一条线为9米,投掷对面由学生轮流捡球并将球抛滚至练习者,练习时强调注意安全。以上组织教学适用于熟悉掌握技术动作或考核前的训练课,学生能清楚自己的投掷成绩,有利于调整技术动作并提高成绩。

四、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法

1.应用多媒体视频纠正错误法

在教学中发现错误动作给予纠正时,学生总是不能理解,有时还急:“我到底哪里做错了啊!”。这时如果我们利用摄像机(手机摄影也行),把学生实践课上完成动作的情况用摄像机录制下来,与规范动作进行对比,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完成动作的重难点情况,并进行评价、鼓励。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自己努力方向,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动作掌握的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2.个体与群体纠正错误法

(1)练习者投掷时出手点、上肢挥臂鞭打无爆发力。原因:练习者对出手点和上肢挥臂鞭打无爆发力的理解不够。纠正方法:练习者两脚前后站立成满弓准备动作,帮助者右侧面站立,右手勾住练习者双手,左手放在练习者头上方(练习者用力挥臂鞭打后的最高点为宜),练习者用力挥臂脱离帮助者的右手,做蹬地、甩肩、挥臂鞭打帮助者的左手。

(2)练习者两脚前后站立成满弓塌腰、站立支撑不稳。原因:不能够完全理解动作要领,髋部没有后移、下肢力量差。纠正方法:练习者做准备动作时,帮助者立于练习者后面,用双手扶练习者髋部向后拉,使髋部后移;练习者两人一组(也可单人做)相向站立双手互握,单脚支撑做下蹲起,以增强下肢力量和稳定性。

(3)投掷实心球时腰腹收缩与两臂用力不协调。原因:投掷时单纯用两臂力量将球投出,而腰腹没有协调做动作。纠正方法:先进行徒手练习,注意蹬地重心升高、投掷的协调性。由轻球到重球进行练习,纠正时不要过多地强调收腹动作。

五、投掷力量训练法

1.发展上肢肌群力量

俯卧撑、引体向上(女生做斜体引体向上)、卧推、举重物练习。

2.发展腿部肌群力量

负重蹲立、蹲跳、蛙跳练习。双人(单人护墙)单脚下蹲起、伸展跳。

3.发展躯干肌群

采用双手拿实心球做仰卧起坐、转体练习,俯卧挺身、转体练习。

4.用哑铃或重物做上举后仰前摆的模仿练习

5.上肢爆发力练习

后仰前后站位,快速拉橡皮前摆的模仿练习。

作者简介:

向运娥,女,重庆市巫山人,现在重庆市巫山初级中学任教,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王克辉,男,重庆市巫山人,现在重庆市巫山初级中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与管理。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山初级中学)

编辑 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