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青少年德育能力的培养

2013-12-29 00:00:00龙美绪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与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紧密相连。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众多思想品德教师重点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对培养青少年的德育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下面将结合多年教学心得,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和阐述,希望给其他教学同仁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赫尔巴特曾说过一句话:“教学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它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力的培养。而且,初中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这个阶段形成,所以,这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书育人的时候,不仅让学生学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从而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下面就具体谈一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目前,课堂依然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可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利用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1)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我们主要是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让他们养成严于律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尊自信的高尚品质,让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2)对初二的学生来说,我们则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懂得法律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3)对于初三的学生,我们则注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并且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些内容都能使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效、顺利地展开。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思想品德的课本内容写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及社会小调查等,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

二、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德准则只有在被学生所追求和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他们变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时,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在课本上获取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还要走出课本,利用亲身实践的机会,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三单元第八课《学会拒绝》中“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开展一次以此命名的班会活动,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讲述一下我们生活中都存在着哪些诱惑,我们又该如何去拒绝这些诱惑,并说几个成功拒绝诱惑的真实例子,最后总结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开展这种实践活动,既做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建立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与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利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

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课本不是唯一途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例子,对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社会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为这些是生活实际中真实存在的,学生在倾听的时候会更投入,起到的教育意义也会更深刻,学生也能从这些事件中对我们的生活和人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性有更清楚的认识。比如,之前被各媒体相继报道的12岁徐州男孩邵帅捐献骨髓救母的事迹,尽管孝敬父母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但是为了父母捐出自己的骨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个事件,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温暖之手,让整个社会呈现出父慈子孝、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培养青少年的德育能力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身为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必须担负起提升青少年道德水平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生和这门课程的不同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使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脱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不断对我们的德育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青少年都成为具有较高德育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李玲.将德育引入生活的实践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

编辑 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