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学习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下面就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实验中如何培养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实验;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好学、好问、好动手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对一些事情总要问个为什么。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例如,在教学《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时,我拿出实验器材发到每个小组,讲清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学生马上就想知道实验结果,探究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小组先讨论,各组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做实验,汇报实验结果。搅拌溶解得快,用热水溶解得快,把要溶解的物质研成粉末溶解得快。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探究。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对于学生所提的问题,我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允许出错,从不批评,这样学生就敢提出问题,并对问题结论进行大胆猜想。例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让每组的组长到前边领取,小组的同学进行猜想、研究、讨论。有的学生说玻璃杯底下的纸团没湿,空气占据空间;有的学生说纸团湿了,空气没有占据空间。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胆想象,敢于探究,并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把水槽装三分之二的水,把一团纸紧紧地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将玻璃杯倒立着压入水底,看到没有水进入杯内。把杯子提出来一看,纸团没有被水浸湿。再将玻璃杯重新压入水中,让杯慢慢倾斜,看到杯中有气泡冒出,水进入杯内。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有的小组实验不明显,教师要加以帮助指导。在课堂上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学生的探究意识就更加强烈了。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作为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根本,大胆改革科学课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永春实验学校)
编辑 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