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教师职业倦怠 焕发生命激情研究

2013-12-29 00:00:00董晓锋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2期

摘 要: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是自己职业状态保持的最终责任承担者,其动力是教师追求和保持生命激情的源泉。正视教师职业倦怠,焕发生命激情,只要教师勇敢面对,努力调整就能摆脱困境。

关键词:职业倦怠;生命激情;独特性;内隐性;动态性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说的话,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说明当前教师群体里出现的职业心态问题已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高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生存状态。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也是个全球性问题。其职业压力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方面:首先,外界大环境的影响,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教师心理状态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过重的职业压力,来自于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相对封闭,长时间工作枯燥无味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其次,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家长过高期望的压力、多重的社会角色和不恰当的社会监督等方面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却普遍低下,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包括教学竞争的挑战、学生管理的困惑、人际关系的压力、学校内部改革的深化等方面的因素;第三个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因素,包括人格因素、知识能力因素、个人生活因素、不切实际的过高自我期望和个人能力等。

帮助教师走出职业的倦怠,关乎教师队伍的发展动力,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的生命力。在生命视野下重塑教师的阳光心态、焕发教师的生命激情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追求和保持积极的职业状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师肩负培养年青一代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传承任务,是职业人,以精神为业的人。无论社会还是个人,教师职业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业,是与人生意义密切相关永无止息的生命体验过程。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不仅帮助处于某种“逆境”的人们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多帮助那些处于正常情况下的人们学会建立高质量的生活,为教师的积极职业状态提供了新的视角。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也是人类文化薪火相传的事业。教师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在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在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传递历史与显示人类文明成果的任务,教育的神圣性要求教师对教育有一种敬畏的职业态度,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始终以神往的心情去追求和探索,教师在人格与业务方面将会终身影响学生,是与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联系一起的,他们可以收获超越时空限制(年龄和教龄)的巨大成就和积极向上的职业青春状态,即焕发出生命激情。

教师焕发生命激情的职业生存状态的主要特点:1.独特性,教育对象具有独特的个体,其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不是千篇一律,教师生命激情的焕发动力源泉来自教师自身:年龄差异、成长经历、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2.内隐性,教师的职业劳动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所以教师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3.动态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不同的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青春”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是教师通过自身努力程度与发展状况而变化,是不断地自我更新与突破,不断地获取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使生命激情状态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4.示范性,教师是学生最关注的人物,也是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作为样板,自身知识的渊博与否是需要教师注意的,自己的人格道德方面的修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示范感染也需教师关注。

对于教师而言遏制职业倦怠,应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强烈的职业情感,才会热爱教育事业,才会体验到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社会价值的成就感、满足感,并把教书育人视为一种乐趣;其次,教师的创新精神直接影响职业生活和专业发展速度。在日常工作中,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业务的熟练,往往丧失了创造欲望,滋生惯性。而处于生命激情职业青春状态的教师则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危机,有着创新意识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和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意向,能用全新的视角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善于吸取最新科研成果,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珍惜教学过程中所带来的新鲜感,不断克服生理上、心理上带来的惰性和暮气;再者,教师的心态,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够成熟不够健康的职业心态,很难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需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在专业化大背景下,积极的职业心态已成为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迫切要求和客观需要。

总之,教师成长的职业状态好坏固然有赖于外界环境,但更多的是取决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是自己职业状态保持的最终责任承担者,其动力是教师追求和保持生命激情的源泉。正视教师职业倦怠,焕发生命激情,只有教师勇敢面对,努力调整就能摆脱困境。教育教学活动是会耗尽教师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教师职业的伟大正在于他能够不断超越。教师只要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强烈需求、积极心态、执著追求、坚强意志,必定会使教师超越职业的艰辛,体验到教书育人之美,从而达到焕发生命激情的职业状态境界。

参考文献:

肖川.生命教育[M].岳麓书社,2010.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镇第二中学)

编辑 申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