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如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高瞻远瞩,把握英语教学的实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首先应该思考和必须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英语思维;实践能力;运用能力
英语教学一方面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狠抓单词、短语、习语及语法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深植于良田沃土之中,才会根深叶茂。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以活动为载体,贯穿于听、说、读、写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突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
着眼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淡化现行应试教育评价是教师放手课改,进行英语实践活动的前提基础。目前,虽然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但对英语教学来说,应试教育的束缚仍然根深蒂固,唯分数、轻能力的评价体系依旧大行其道。一个教师如果还因循守旧,闭关自守,逼着学生题海沉浮,视分数为尚方宝剑,只求一时的小利平安,必然会对英语课改带来极大的伤害。教师只有转变了教学理念,削弱了应试教育评价的负面影响,才能抓住英语教学的功能作用,从而放开手脚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就会在逼真的情境应对中得到培养和加强,学生才会在丰富的英语活动中巩固知识基础,掌握言语技巧,全面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坚持“听说领先”,以活动为载体,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尤其是英语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更应该如此。语言的本质是它的交际性,而交际性的首要表现就是它的听说性。教师要将听说训练摆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不仅仅是在起始阶段,更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不能把听说训练看做是粉饰物,结果出现叶公好龙的现象。
(1)教师要熟练运用英语课堂用语进行授课尽可能少地运用汉语,这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和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的起点。
(2)教师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准备、安排听说训练的材料,保证每节课,特别是课前几分钟学生有专门的话题讨论与训练。
(3)根据语言的功能作用,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多渠道、多方法地组织安排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确保英语教学的实践效能通过活动得到实现。
英语教学不能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可能是“汉语式英语”“哑语式英语”“无用式英语”;我们应当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让英语教学这艘航船披着新一轮课改的朝阳,朝着培养英语思维、提高实践能力的目标进发。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中学)
编辑 代跃先